缩略图

以“游戏-实验”驱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

作者

杨正清

西宁市虎台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 本文以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为例,阐述以 “游戏 - 实验” 驱动课堂真实体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生物;游戏 - 实验;真实体验;生物进化的原因

初中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命观念的重要载体。《生物进化的原因》作为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理解生命的发展历程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传统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常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难以真正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为突破这一教学困境,本教学设计引入 “游戏 - 实验” 教学法,旨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据关键地位。它是生物进化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衔接了之前所学的遗传、变异、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历程等知识,同时为后续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变化实例,以及模拟保护色形成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生物进化的内因(遗传变异)与外因(环境变化),并引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进化理论框架,理解生命发展的本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意义重大。

二、设计思路

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特点,本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采用 “游戏 - 实验” 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起始,通过温故知新提问,唤起学生旧知,自然引出新课,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接着,设计 “小鸟啄食” 等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直观感受保护色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深入理解生物进化原因。在分析讨论环节,借助假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渗透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教育。课外拓展引入警戒色、拟态等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 温故知新,巧妙引入

课程开始,教师通过提问 “地球诞生后原始生命如何进化为形形色色的生物?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思考,自然地引入新课。这一环节利用学习的记忆与遗忘规律,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桥梁。

(二) 游戏活动,感知保护色

3.2.1自主阅读与思考:教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概括桦尺蛾体色变化过程并完成导学案填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随后,教师提出 “为什么桦尺蛾的体色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2.2“小鸟啄食” 游戏体验: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白色和黑色卡纸,并放置等量的深色和浅色桦尺蛾图片,让学生模拟小鸟捕食最显眼的桦尺蛾。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动物体色对其生存的影响,初步感知保护色的意义。

3.2.3考考眼力游戏巩固:教师展示动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图片,开展 “考考眼力” 游戏,让学生寻找其中隐藏的生物。这一游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保护色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模拟探究,深识保护色

3.3.1提出问题与假设:教师提问 “动物的保护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带领学生回顾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鼓励学生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3.2实验准备与实施:学生阅读课本实验内容,回答表格中的问题,明确实验目的和关键要素。教师通过 PPT 展示图片,详细讲解活动规则,指导学生分组并分发道具。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3.3实验结果汇报与分析:各小组汇报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的观察记录数据,交流观察体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认识到保护色的形成与遗传变异和环境选择密切相关,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

3.4分析讨论,悟进化原因

教师提出三个假设问题:“如果当年的桦尺蛾种群中没有出现变异的深色桦尺蛾,那么,在 1950 年的环境条件下,桦尺蛾的种群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光景?”“如果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环境没有变化,始终山清水秀,那么 1950 年,甚至到现在,桦尺蛾会不会改变呢?”“如果想要使桦尺蛾的体色变成浅色的常见类型,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深刻体会到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同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5课外拓展,延伸知识视野

教师播放关于警戒色、拟态的视频,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些生物现象。这一拓展活动将生物进化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四、课后反思

“游戏 - 实验” 驱动的教学方法为《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游戏和实验中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不仅使抽象的生物进化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邰玉韦.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验真实快乐——初中生物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体会[J].中学生物学,2009,25(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