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班级德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作者

龚晓婷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

摘  要:德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在小学阶段,德育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尤为关键。本论文聚焦于“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通过设计一系列涵盖“德、智、体、美、劳”的创新活动方案,如“生态守护者”科学环保项目、“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等,详细阐述活动设计思路以及实施要点,旨在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有效实现五育融合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实践依据,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德育活动;五育融合;小学班主任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其德育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在当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五育并举”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实基础。作为小学班主任,如何在班级中设计并实施有效的五育融合型德育活动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任务。本文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五育融合型德育活动方案及具体实施策略。

一、开展“生态守护者”科学环保项目

融合方向:德育、智育、劳动教育

活动设计:围绕“环保”这一主题,班主任可以联合科学老师精心设计“校园废弃物调研”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校园各个角落的废弃物信息,并制作垃圾分类数据统计表。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环保意识,也能锻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其次,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环保主题手抄报。学生需广泛收集环保资料,发挥自己的设计创意,将手抄报制作完成。之后,将优秀作品布置成“绿色文化墙”,营造浓厚的环保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最后,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大赛,引导学生利用饮料瓶等常见废弃物制作花盆并种植绿植,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

实施要点:为确保活动效果,班主任可以建立“环保积分卡”,将垃圾分类准确率、绿植养护情况等纳入德育评价体系。积分卡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还能直观地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同时,班主任可邀请家长参与家庭环保方案设计,形成家校共育机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环保计划,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进行家庭垃圾分类等,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二、设计“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融合方向:德育、美育、体育

活动架构:在清明节气来临之际,班主任可以组织风筝制作与放飞比赛,这是一次很好的美育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绘制出独具特色的风筝图案。同时,可以让学生融入清明诗词朗诵,使其在感受春日美景的同时,领略中华诗词的魅力,提升智育水平。而等端午节到来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龙舟模型拼装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劳育目标。此外,安排包粽子劳动体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活动中,班主任还需详细讲解屈原的爱国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活动中,班主任要提前联系民间艺人进行非遗技艺示范。民间艺人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同时,班主任可以提前制作一些“传统美德任务卡”,记录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的过程表现。任务卡涵盖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为学生的综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三、实施“未来工程师”跨学科实践

融合方向: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

项目式学习设计:以“设计校园雨水收集系统”为驱动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组的学生负责计算储水罐的容量,在计算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公式进行精确计算,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语文组的学生撰写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宣传雨水收集系统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美术组的学生设计装置外观,发挥艺术创造力,使雨水收集系统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实施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班主任需组建5人异质小组,设立“项目经理”、“质检员”等角色。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明确的职责,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制定《工程伦理守则》,将团队协作、工程安全等纳入德育考核。这样不仅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安全意识。

四、开展“阳光成长”体育德育融合活动

融合方向:德育、体育

特色项目:开发“篮球联赛品格教育课程”,在每场比赛中设置“尊重裁判奖”“最佳助攻手”等特色奖项。这些奖项的设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比赛热情,更能引导他们树立尊重他人、团队协作等优秀品质。班主任还可以与学校体育、舞蹈老师合作,创编趣味的礼仪操,将问好、鞠躬等礼仪动作融入课间操。通过日常的锻炼,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让他们在运动中实现品德的提升。

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拍摄运动微视频,捕捉学生在运动中坚持、互助的瞬间,并将这些画面作为珍贵的德育素材。并定期在班级中播放这些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运动中的正能量。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建立“运动品格银行”,用学生的运动里程兑换社会实践机会。这一机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毅力和社会责任感。

结语

总之,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应当重视班级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小学班级德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小学班主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和完善活动方案,以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小学生。

参考文献:

[1]秦圆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与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24(34):36-38.

[2]孔玉荣.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有效结合[J].青春期健康,2024,22(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