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李亚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小学 831208
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指出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些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注重语言积累、丰富表达方式、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深度、强调审美教育、提升写作品位,以及传承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语言积累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涉及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等方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强调通过有效的语言活动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创造性使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高级认知技能;审美鉴赏与创造则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写作不仅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也是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通过写作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组织思想、清晰表达观点,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写作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欣赏文学之美,同时加深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写作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短片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观看后描述动画中的场景或人物,并尝试创作后续故事。同时,建立“小小作家”专栏,定期发布学生的优秀作品,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还能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此外,设计贴近生活的写作任务,如写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记录一次家庭旅行经历等,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不仅是课堂上的任务,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注重语言积累,丰富表达方式
为了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吸收丰富的词汇和句式结构。比如,在学习了《安徒生童话选》之后,可以让学生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进行改写或续写,这样既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每日一句”活动,每天介绍一个新词或优美句子,鼓励学生将其融入日常对话和写作中,以此来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宝库。
(三)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深度
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观察日记、自然笔记等任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例如,组织一次校园植物调查活动,要求学生记录下所见植物的特点,并提出自己对于保护环境的看法。此外,开展小组讨论或辩论赛也是很好的方法,如围绕“是否应该取消课外补习班”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有说服力[1]。
(四)强调审美教育,提升写作品位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写作成为一种享受。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入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体验自然之美。之后,组织一次以“我心中的美丽风景”为主题的写作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将自己心中的美景用文字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细腻地描写景物,如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2]。
(五)传承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累,此时通过写作教学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理解,更能增强其文化自信。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后,可以设计一个“古代小英雄”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历史上其他勇敢智慧的人物事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些故事。此外,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布置“我的家乡过节习俗”主题作文,让学生们描述家乡的传统庆祝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3]。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促进他们对自身文化背景的认同感,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态度。
结语: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写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上发挥作用。为此,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语言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观、以及传承文化精华。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及文化自信。教师应积极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通过持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将更好地服务于培养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敏.思维能力提升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0,28(4), 35-40.
[2]王旭东.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9,33(5),18-22.
[3]张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自信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1,32(8),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