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程中创新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金鑫
鼎城区十美堂镇,黑山嘴中学415100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实验可以使教学的重点难点得以落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学生的科学能力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已经成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手段。初中生正处于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思维较为成熟,有较好的自主意识,对生命科学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这一点,以实验为依托,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探究力,提升科学素养。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目前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都是在教师主导实验操作和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材料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展示,而未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实验,而且还会限制学生的思想,削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在实践中,教师事先设定实验时间、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等,因此,实验过程完全是由教师自行设计的。
1.2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很多生物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往往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操作实验较少;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一般是以“教师讲—学生练”为主要模式,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学形式缺乏创新,这对学生来说缺乏新意,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成了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初中生物课程中创新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创设生活中有关情境引入生物实验课题
基于生活视野,创设生物实验引入情境,能快速拉近学生与实验课题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实验内容,对学生的生活素材进行甄选与展示。例如,在学习细胞分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生命活动过程的实物标本,随后在观察动物或者植物细胞时,教师导入白板投屏展示特定动物或者植物图片,还可直接指向教室里的一盆绿植,问学生问题:“如果投屏里的动物、植物形象不常见的话,教室里的盆栽你一定不会陌生吧?这些植物叫什么名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物种的特点,并指出这是因为这些物种有特殊结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从而使学生不仅领略到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物知识,还将满怀激情地投身于生物实验探究。
2.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应用现代教学工具,确保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物同样无法例外。由于生物教学内容有大量微观内容,如果单凭肉眼很难观察,致使学生对微观世界理解不足。因此,教师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微观世界,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内涵,从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增强学生的实验效果。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因素,信息技术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同样喜爱信息技术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生物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促进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2.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到生物学,生物实验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目标,教师应积极采取分组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要求各组学生在实验活动前有明确的分工,这样不但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还能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实验工作。在此基础上,由于分工明确,在实验的过程中,各组学生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实验效果可以保证,初中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率也能相应提高。例如,在进行动物细胞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要求学生能独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且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的理解。教师要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为使学生对实验中的实验器材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用PPT放映器材图片,并且把各种实验器材以配音形式加以讲解。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合理分工,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给每一个学生施展才能的余地和时间,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2.4拓宽实验方法,引入探究性实验
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落实新课标的各项要求,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生物教学情况,灵活拓宽实验方法,科学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习情况,明确探究性实验课程各项要求,参考教材内容,确定实验内容、目标,针对性创造实验环境。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扩大学习效益。同时,教师还需引入分层教学方法,多角度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下发不同的探索任务,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主动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探究性实验教学期间,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并能让实验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课本。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开展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生物教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提升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鹏.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8).
[2]张欣.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