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乔正东
扬州市建卫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责任公司
摘要:项目为道路改造施工,需要重点做好施工技术要点探究,对改造项目常见危害进行分析,包括结合处滑坡、不均匀沉降、麻面蜂窝。为确保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对改造施工要点进行明确,通过做好路面构造分析、交叉口渠化设计、人行道、辅道与车道优化,使得路面改造施工有序开展。在路面改造施工中,也重点做好道路排水施工,对道路绿化材料进行选择,并注重对景观进行营造。上述技术要点落实后,改造项目施工质量提升,为新时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改造;营造绿化景观;排水施工;路面常见病害
引言
城市道路的功能是满足居民出行与交通运输需求。现阶段,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流量与车流量明显增加,对道路交通造成了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需要对道路进行改造,通过对道路扩建方案的精细化设计,明确施工技术要点,使得改造后的道路各项功能满足最新发展要求。通过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升道路整体服务能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鉴于此,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对道路改造设计方案与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 项目概况
高邮市政府计划对屏淮路进行改造,该道路全长为2207m,需要改造的项目较多,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排水和绿化景观等。
2 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形成原因
2.1 新旧路面结合处出现失稳、滑坡
对道路进行改造期间较为常见的问题,便是结合路面滑坡或失稳,该问题不仅会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1]。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其一,施工现场有软弱夹层存在,施工期间由于夹层滑动,使路基出现错台情况。其二,有关人员没有以设计方案为依据进行施工。
2.2 新旧集合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受荷载作用影响,既有道路普遍存在土地变形的情况,改造期间应根据变形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若施工方过于看重施工速度,而没有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必然会给改造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结合处沉降不均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
2.3 新旧路基结合处出现麻面或蜂窝现象
材料质量往往会给施工效果产生深远影响,道路改造项目通常需要用到大量的沥青及砼,无论是配比不科学、振捣方式不符合要求,还是水分添加量不合理,均会给路基结合处质量产生影响,使结合处出现蜂窝或是麻面的问题。
3 改造设计要点
3.1 路面构造及纵断面
改造期间应保证纵断面、路面构造协调,病害检测结果表明,该道路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路基差异明显且已发生沉降,开挖能够发现路段基层较为松散,这表示其负载已无法满足要求,鉴于此,有关人员决定重新铺设沥青路面,对交叉路口基层厚度进行增加,并以路基情况为依据进行二次填筑[2]。考虑到道路两侧有大量住宅和商业建筑,施工期间应对两侧既有道路进行衔接,确保车辆可顺利通过。
3.2 交叉口渠化设计
增设右转专用道和导流岛,将停车等待区间距调整至120m,同时将渐变段长度定为50m,增设调头车道,确保该车道具备良好的流转性[3]。
3.3 人行道
对人行道总体宽度进行增加,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此外,还要对人行道安全系数加以考虑。
3.4 主道及辅道出入口
以道路情况为依据,对主干道、支路出入口进行设计,保证车辆能够快速切换至对应车道。
3.5 公交车道
基于辅道对公交车道进行设计,为车辆停靠提供便利,将交通阻塞或类似问题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
4 路面改造施工
4.1 路面改造施工技术
4.1.1 碎石
碎石技术需要先压实碎石,再对水泥砼进行浇筑。对该技术加以运用时,应严格控制石块大小,通过对路基可靠性进行提升的方式,将反射裂缝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4]。
4.1.2 打压
该项技术可被拆分成打裂、压实两部分,需要专业人员借助破碎机将路面既有混凝土彻底打碎,保证路面所形成裂缝不会给其稳定性造成影响。事实证明,运用该技术既能够使路基变得更加稳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速度,使项目成本得到控制。
4.1.3 压稳
该项技术与打压技术的相似度较高,但前者多被用来对路面砼进行施工,通过破坏砼结构、钢筋结构的方式,使破碎程度达到预期。
4.1.4 压实
压实技术已在改造市政道路的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原理如下:通过向路面施加一定冲击力的方式,确保路面砼被彻底打碎,随后,对破裂板块进行固定并压实,为路面所具有稳定性提供保证。
4.2 路面改造施工流程
4.2.1 混合料配比
集料密度不达标或超出允许范围,均会给砼吸附沥青结合料的能力产生影响,导致其耐久度无法达到预期,为确保施工所用材料性能可满足项目要求,有关人员指出应对目标配合比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所选用集料具有吸水率小、耐久性良好以及密度科学的特点。另外,还应对铁矿粉配比的工作引起重视,尽量减小混合料孔隙率,同时对其渗水性加以控制。根据材料成分和配比制定相应碾压方案,尽量避免出现裂缝、沉降等情况,使路面更加稳定且可靠。
4.2.2 摊铺施工
摊铺路面前,先将路面杂物清除,并对路基中线、实际宽度进行测量,保证路面符合施工要求[5]。再均匀铺设沥青砼,尽量在高温且干燥的时间段进行施工,这样做可确保材料性能稳定且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摊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路机前进速度,切记不得左右移动、转向或是调头,通过初压+复压+终压的方式,使改造效果最大程度接近预期。
5 道路排水施工
5.1 土方施工
作为排水施工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进行土方施工前,先要视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本项目所挖掘深坑的深度以3m为最佳,待挖掘深坑的工作告一段落,再通过镶嵌钢板桩的方式进行加固,并对降水管沟进行挖掘。由于管道深度较深,为避免挖掘过深给排水系统造成影响,有关人员决定对井点降水技术加以运用。实际施工中,挖掘深度及宽度均应控制在1m,同时保证边坡系数为1/0.5,相邻降水系统距离应达到40m,井点管间距以1.2m为最佳。另外,考虑到土方施工的危险系数较高,管理人员应对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引起重视,在详细规定施工流程和重点的前提下,对规章制度进行设置,保证参建人员均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施工。事实证明,这样做既能够保证人员安全,又可使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5.2 管道施工
现将管道施工的重点归纳如下:首先,先考察土方再铺设管沟,保证铺设所用材料符合现场情况,由施工人员对碎石层平整度进行调整。其次,以施工现场和绑扎地点的距离为依据,确定对钢筋进行运输的方式,保证钢筋能够直接到达管沟,为绑扎钢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再次,根据钢筋所在位置对保护层进行设计,确保其厚度可达到35mm及以上。绑扎工作结束后,由施工方派专人对已绑扎钢筋进行管理,以免由于踩踏或其他情况,导致钢筋质量受到影响。最后是对钢模板进行安装时,应密切关注斜支撑点所在位置。此外,还应对浇筑质量加以控制,首次浇筑结束后,打磨表面毛刺,再进行二次浇筑,这样做可使管道更加稳定。
5.3 回填施工
要想使回填质量达到要求,应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填土质量加以控制。考虑到回填施工会给道路既有土壤厚度、抗剪力产生影响,直接对土壤进行回填的方法并不可行,而是需要有关人员先对土壤密实度、厚度进行测量,再确定回填所用土壤,通过回填并压实的方式,保证回填效果符合要求。二是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摊铺与夯实作业,将设备前进速度控制在12m/min,为回填质量提供保障。
5.4 雨水口施工
雨水口施工所取得效果,通常会给排水系统能否发挥出应有作用产生直接影响。在施工期间,有关人员应以现场情况为依据,对施工方案、中心线所在位置加以确定,通过测定标高的方式,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此外,在砌筑井壁时,应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为日后设置进水口边线、道路中心线的工作提供便利,确保积水可顺利到达排水系统,并被系统快速排出。
6 绿化应用
6.1 绿化材料的选择
6.1.1 乔木
道路两侧所栽种绿化植物多为乔木,即树冠、树根清晰,拥有独立根、主干的树木。在本项目中,有关人员对乔木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株型整齐且具有良好观赏价值。二是病虫害少、生命力顽强,不会散发出异味。三是繁殖速度快,移栽成活率高。四是分枝点高度较高,分枝点和地面间所形成夹角的度数在30°以内。五是发芽时间早且落叶速度慢。
6.1.2 花境
花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使视觉效果更加丰富、使物种更加多样化。在本项目中,有关人员计划在道路节点处布设花境,充分利用三角梅、罗汉松和茶梅球等花境植物,营造出层次鲜明且颜色丰富的景观。
6.2 景观营造手法
6.2.1 花境式
在隔离带内打造花境,提高景观所具有观赏价值,使其视觉冲击力得到增强。灌木所具有灵动性和花境独有的热情相呼应,由此达到对道路景观独特性进行凸显的目的。
6.2.2 组团式
搭配植物时,先要对常绿落叶占比加以确定,再对植被所能呈现出立面效果加以考虑,重点强调集群所具有轮廓线,同时搭配栽种相应的骨架树,确保所营造景观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6.2.3 盆景式
道路重要节点和分岔处可参考盆景方法对景观进行营造,保证园林景观、盆景艺术充分融合。对灌木进行搭配时,应重点考虑其季节性和色彩变化,在确保绿化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使景观层次变得更加丰富。
7 结论
总结道路改造施工要点,对道路工程中常见的危害与诱发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改造设计要点的明确,做好路面构造分析、交叉口渠化设计、各类型车道布局,使得道路改造施工如期竣工。在项目实施中,也重点做好路面改造施工,对具体施工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做好道路排水施工、绿化施工、使得改造工程的施工效果达到预期。道路改造施工取得良好效益,检验质量合格,增加了路基承载能力,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程. 城市道路改造中新旧路基搭接处理技术——以凉水河道路改造工程为例[J]. 工程技术研究, 2022, 7(06): 58-60.
[2] 马文倩. 常发性道路拥堵点段工程改造方法及应用——以北京市玲珑路西口改造工程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 2022, 7(05): 184-186.
[3] 刘雅玲, 周畅, 陈婷婷, 等. 现状道路改造工程中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方法——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为例[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02): 29-30.
[4] 林桂伟.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改造设计——以福州市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2号路为例[J]. 江西建材, 2021(11): 131-132.
[5] 李静, 赵静, 吴玉芳, 等. 市政道路改造“白改黑”施工技术探讨——以旌德县江村大道为例[J].安徽建筑, 2021, 28(06): 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