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优化措施

作者

赵芹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56

摘要: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为风景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景园林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和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景观设计中一味地追求景观的美观和功能的多样化,忽略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破坏景观的生态平衡,降低了长远效益,如何将环保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风景园林项目中,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一、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一)植被绿化率不足

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和公园,植被覆盖率和绿化率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改善环境的功能。一些公园和小广场为追求经济利益,人为减少植被覆盖率,修建收费游乐设施,进一步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

(二)施工技术和材料应用局限性

传统的施工方法和材料无法满足当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新型施工技术和材料虽然已经开始引入,但普及率不高,受限于成本、技术应用门槛和行业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

(三)绿色施工理念落后

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将绿色施工理念贯彻于项目每一个环节。在材料采购、运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仍采用传统方式,未能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3]。

(四)施工期间的环境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水体污染和土壤破坏等问题不容忽视。噪音超过法定标准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排水系统设计不当或污水处理不到位易导致水体污染,大量土地开挖和树木移植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4]。

二、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措施

(一)提高植被绿化率

第一,加强对老旧小区和公园的绿化改造。这些区域往往因为历史原因或管理不善,导致植被稀疏、绿化不足。应加大对这些区域的绿化投入,通过种植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提升绿化效果。结合景观设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为居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第二,严格控制公园和小广场的商业化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公园和小广场面临着商业化的压力,过度开发会破坏原有的绿化环境,降低植被覆盖率。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管理和规划,严格控制商业化开发的规模和范围,确保绿化面积得到保障。通过设置绿化隔离带、绿化景观墙等措施,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绿化品质。第三,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植被生长规律,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环境条件的植被。这是确保绿化效果持久、稳定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注重保护原有植被,避免过度破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种植。这样能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使绿化效果更加自然、和谐[5]。

(二)推广新型施工技术和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和材料被应用于风景园林施工中。例如,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构建复杂的景观结构,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而新型环保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再生塑料等,则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无污染等特点,能够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如竹材、麻绳等,不仅具有优美的外观和独特的质感,还能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经过生态认证的木材,保证了来源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此外,鼓励施工企业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能够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例如,使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和灯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预制构件、模块化施工等,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

(三)强化绿色施工理念

首先,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环保培训和教育,包括定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研讨会,邀请环保专家进行施工企业的环保培训,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学习等。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施工企业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在日常施工中自觉践行环保理念。其次,制定绿色施工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节能减排、废弃物利用、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具体操作规范。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监督部门或岗位,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行为。建立环保绩效考核制度,将环保指标纳入施工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绿色施工。在实施绿色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与周边社区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让周边居民了解施工项目的环保措施和进展情况,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满意度,积极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绿色施工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

(四)融入生态工程技术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融入生态工程技术已成为提升项目品质、促进生态平衡的关键举措。这一理念的实践不仅体现在对受损土壤的生态修复和水土稳定的生物工程方法上,还深入景观构建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自然型水景的建造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一大亮点,面对因建设活动而受损的土壤,采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手段,如引入微生物群落、种植固土植物等,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不仅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还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为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提供了更加健康的生长环境。在稳定水土方面,生物工程方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结合地形设计,构建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生态护坡。优化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在景观构建中,自然型水景的建造技术更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摒弃传统的人工水景设计,转而采用模拟自然河流和溪流的生态流水系统。这些系统在外形上更加接近自然,能够模拟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水质净化措施,确保水景的清澈度和生物多样性。

结语:

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提高植被绿化率、推广新型施工技术和材料、强化绿色施工理念以及融入生态工程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风景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丹. 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中风景园林施工与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福建建材, 2024, (07): 110-112+126.

[2]王雅正.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应用探究[A] 2020世界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 世界人居(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景苑(北京)建筑景观设计研究院, 2020: 5.

[3]牛敏.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 现代园艺, 2019, (22): 206-207.

[4]任彦波, 张娜娜.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相关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 (09): 101-102.

[5]邹怀波.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4,49(08):169-173+179.

[6]王睿韬.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以EOD模式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