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邓兴文

重庆市璧山区北街小学校 402760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正朝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转变。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领域,不仅承担着知识传递的重任,还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塑造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能让学生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来增强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

语文教学绝非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培育。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构成,常被当作两个独立的版块进行教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并非毫无关联,它们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如何高效地将阅读与写作整合,构建相互推动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通常是分离的,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分散,难以形成有机且持续的学习动力。而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能够助力学生洞察两者的内在关联,进而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浓厚兴趣。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和灵感源泉,写作则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双向的激发作用,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能够运用文字表达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独特的认知和情感体验[1]。

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时,学生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作品,能够被其中奇妙的情节和生动的角色所吸引。当教师引导他们根据这些故事进行仿写或改编时,学生能够将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兴趣和想象转化为创作的动力,积极投入到写作当中,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对童话故事的喜爱。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感

语文教育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的熏陶与培育。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广阔的文化领域,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而通过写作,学生得以表达和传递自身的情感与思想。将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升华个人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写作抒发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内心感受。

比如,学生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当他们以此为契机,撰写关于自己亲人的文章时,会更加用心地去回忆和感受亲情的温暖,从而在写作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这种整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与传递中,不断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是写作的坚实基础,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语言素材,涵盖了词汇、句型、段落结构,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巧妙手法和精湛技巧。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资源,逐渐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色和技巧。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关键的描写、对比、议论等写作手法,并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模仿和应用。通过这种积累式的学习途径,学生能够在日常阅读中增强对语言的敏锐感知能力,并在实际写作中熟练运用所学,从而显著提高写作水平[2]。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观潮》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章,深入分析其中如何运用细腻的细节描写、鲜明的对比手法,以及如何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自然景象的磅礴气势。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感知这些写作技巧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方法,描绘自己曾经目睹的潮汐或其他自然奇观。通过这样的实践练习,学生既能体会到从阅读中汲取素材的乐趣,又能在写作中逐步学会如何将自然景物或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利用 “微写作” 实现读写结合

“微写作”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简短而富有创意的写作形式,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它既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又能避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过重的负担。通过 “微写作”,学生能够迅速组织思维、抒发情感,同时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短小精悍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即兴创作。这样既有助于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写作技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文学习后接受一项 “微写作” 任务,要求他们用简短的文字描绘精卫不断填海的艰辛过程,并融入自己对这一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 10 到 15 分钟内完成,内容不仅要准确再现精卫填海的精彩情节,还应当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假如精卫不是鸟而是其他动物,故事情节将会如何发展演变。通过这样的 “微写作” 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写作训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创作过程中加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三)通过写作促进阅读理解

写作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推动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有力手段。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将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情感和思考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表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写作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促使他们对课文的主题、人物及情节等关键要素进行细致分析和总结,进而帮助他们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通过精心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回顾并梳理自己的理解,能够助力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阅读材料,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过程[3]。

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 “读书的意义” 的短文。在这篇短文中,学生需要深入剖析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未来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写作任务,学生不仅需要对课文内容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还需要将这些理解转化为自己独特的思考,并通过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达成写作与阅读理解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

结语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深入探讨,不仅为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创作灵感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开拓了全新的思路。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在语言运用、思维方式和创新创造力等方面的显著提升。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充分整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教师能够助力学生更有效地实现语言学习的内化与外化,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蕾。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策略探究 [J]. 小作家选刊,2024 (18):46-49.

[2] 陈党贤。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策略探索 [J]. 小作家选刊,2024 (11):74-77.

[3] 薛淑云。快乐阅读,轻松写作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J]. 华夏教师,2022 (3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