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
韩颖
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江苏省常州市,213000
摘要:文章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内涵,随后文章从明确目标、整合内容、创新教法、评价反馈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的重要载体,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核心素养教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内涵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案,它体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中国课程教学领域的一种理论创新。这一学历案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其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1]。具体而言,它是以单元为教学单位,整合学习内容,科学规划学习流程,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有结构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关联性强的学习专题中层层深入单元核心知识,不断完善和补充自身已有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明确目标,引领素养教学方向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策略首先需明确目标,以引领素养教学的整体方向。这一明确目标的过程,是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聚焦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适应社会所需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关键[2]。具体而言,目标设定需紧密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包括但不限于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以及国际视野等方面。这些目标不仅体现了对学生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也强调了法治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价值。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应体现整体性、连贯性和递进性。通过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大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或问题展开,从而构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同时,学历案的设计还需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应用。
(二)整合内容,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
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整合,打破传统单元教学的局限,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单元[3]。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国家利益》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教学设计紧密围绕“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核心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地理解和把握这一主题。在整合内容时,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出发,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地,课程深入探讨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等多个角度出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课程引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和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探讨维护国家安全的多种途径。最后,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核心主题,树立起坚定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还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创新教法,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策略之一聚焦于创新教法,旨在搭建一个高效、多元且富有吸引力的素养培育平台。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单一讲授的传统模式,转而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些创新教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为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法,将《理解权利义务》单元中的关键知识点整合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项目任务。例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调查,通过走访社区、查阅资料、制作宣传海报等方式,深入了解并传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权利义务的理解,还能锻炼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创设与权利义务相关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体验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的具体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权利义务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提升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评价反馈,促进素养持续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学历案的创新实践策略中,评价反馈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手段,更是促进学生素养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实施这一策略,教师需要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内容既涵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具体而言,评价反馈应贯穿于大单元学历案的全过程,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到课后复习,每一个环节都应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通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肯定的语言给予学生正面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针对学生在评价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向,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核心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明确目标、整合内容、创新教法、评价反馈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应继续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核心素养教学,共同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圆.以大单元教学设计开启核心素养培育坦途——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1):47-49.
[2]杨添乐.大单元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逆向教学:逻辑、价值与路径[J].科教文汇,2024,(09):172-175.
[3]王佳才.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