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故事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索
赵奕婷
施甸县幼儿园 6782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故事为媒介,探索幼儿园故事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杨善洲精神等融入教学活动,结合党建工作,从德育角度出发,创新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实践表明,故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杨善洲精神;德育
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起点,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品德对于其未来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党建工作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推进,幼儿园也积极将党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本研究以故事为媒介开展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挖掘红色文化价值,以“沿着杨善洲爷爷足迹 童心向党”为主题,充分把党的建设与保教工作紧密融合。红色文化承载历史记忆和精神力量,杨善洲精神体现高尚品质。通过故事讲述、主题活动等,让幼儿感受红色文化魅力,领悟杨善洲精神内涵,激发爱国热情,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一、以爱为线,奏响爱国主义与德育融合乐章
(一)爱的启蒙:发现身边之美
在幼儿园教育中,以爱为线索开启幼儿的成长之旅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重要起点。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保育教育结合,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注重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幼儿园用好用活杨善洲这一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端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幼儿思政教育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意识,以爱润德。培育幼儿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的意识。例如,开展小组合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当有小朋友遇到困难时,鼓励其他幼儿主动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每逢母亲节、教师节等特殊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在母亲节,引导幼儿为妈妈制作手工礼物,如爱心卡片、花朵等,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教师节时,组织幼儿为老师送上温馨的祝福,如一幅画、一个拥抱,让他们学会尊重和敬爱老师。
(二)爱的拓展:温暖家乡与祖国
随着幼儿的成长,将爱的范围逐步拓展至家乡和祖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丽和祖国的伟大。以“九一八事变92周年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特殊日子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教学活动、防空演练、爱国故事会、缅怀先烈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感受先烈身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娃的骄傲与自豪,为幼儿树立了“国家强盛,你我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此外,组织幼儿了解家乡的文化和特色。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开展 “我为家乡代言” 活动,鼓励幼儿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美食和特色文化,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爱的升华:团结友爱,共筑未来
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民族团结意识。其一是开展民族文化体验活动。邀请不同民族的家长或老师来园介绍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服饰等。组织幼儿品尝各民族的美食,欣赏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让他们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其二是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和党员德育广播站可以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和榜样。例如,讲述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抗击自然灾害、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让幼儿明白民族团结的力量。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此外,在幼儿每周的德育故事中,可以融入民族团结的元素。比如,讲述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解决问题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团结友爱精神。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深深扎根于心中,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化教育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一)故事激发兴趣,点燃求知火焰
故事化教育以其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教师精心挑选经典的爱国主义故事,如《王二小》《小兵张嘎》等,以故事盒子、绘本等讲述方式,将幼儿带入那个充满英雄气概的时代。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生动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使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被英雄人物的勇敢和坚强所感染。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如 “王二小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若你是小兵张嘎,会如何行动?” 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欲望。通过讨论和分享,幼儿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故事引领品德,塑造美好心灵
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能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会幼儿谦让与分享的美德;《狼来了》的故事告诫幼儿要诚实守信用。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适合的故事进行品德教育。讲述完故事后,组织幼儿深入讨论其中的道德问题,让他们明辨是非对错。同时,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的品德行为。例如,在讲述《雷锋的故事》后,组织幼儿开展 “学雷锋做好事” 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塑造出美好的心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杨善洲精神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幼儿讲述杨善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杨善洲爷爷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传承杨善洲精神强堡垒,红色文化浸润校园;深挖杨善洲精神当先锋,育才塑德厚植思想;弘扬杨善洲精神抓领航,爱润童心健康成长。
(三)故事促进全面发展,绽放多彩光芒
故事化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语言表达方面,幼儿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思维能力方面,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和情节,他们能够推测故事的发展走向,想象不同的结局,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在创造力方面,幼儿通过改编故事、创作故事等活动,可以为故事中的人物赋予新的性格和命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在情感认知方面,故事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他们能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此外,故事活动还促进了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在与同伴一起听故事、讨论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幼儿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故事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成效显著。通过故事媒介,幼儿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感悟爱国情怀。在未来,我们应持续探索创新,让故事之花在幼儿园绽放,为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中国梦润德塑根、用杨善洲精神立德树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多方面深度融合、有机统一,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于无声处将历史的记忆与爱国的信念深植于幼儿心间,助力他们在成长历程中秉承对和平的向往,在爱国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边巴卓玛.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探究[J].传奇故事, 2023(1):63-64.
[2]白玛曲珍.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传奇故事, 2023(7):5-6.
[3]陈小颖.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与探索[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2020.
[4]江玉红.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4-12-11].DOI:CNKI:SUN:HLKX.0.2007-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