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三入四融”融合模式研究
王娜娜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山东潍坊261011
作者简介:王娜娜(1984.08-),女,山东德州,硕士,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因此进行改革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中职教育已经纳入改革计划,近些年各中职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也开始更加主动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三入四融”教育模式在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中的运用,将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核心知识,同时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的素养。本研究以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的“三入四融”融合模式为中心进行探索,在深入了解这种模式后,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旨在促进“三入四融”融合模式在中职大数据技术数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三入四融”融合模式
引言: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中“三入四融”融合模式的采用将会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其中,“三入”即“行业需求,职业场景,专业案例”,“四融”即融入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资源、融入评价体系,旨在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而教师也要加深对“三入四融”融合模式的认识,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促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三入四融”融合模式在中职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三入四融”融合模式在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需要教师能够落实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对“三入四融”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所以“三入四融”融合模式其实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重点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通过利用在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同时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而且该种教学模式注重将大数据技术的各项要求和数学教学目标相互结合,通过这种手段来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落实在数学课程中融合和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内容,挖掘更多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同时注重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利用在线课程、虚拟实验等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让学生能够通过多渠道学习。除此之外,“三入四融”融合模式注重融入评价体系,将大数据技术中的各种指标实现融入到数学课程评价体系当中,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了解自己。
二、“三入四融”融合模式在中职数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对策
(一)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当实现在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中采用“三入四融”整合模式时,应基于培训目的、教学目的和学生背景,来全面发挥出“三入四融”模式的利用优势。在强调知识点时,积极采用数学工具,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原理,理解如何灵活采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要为了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而及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或者在数学课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来进行创新授课。始终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鼓励学生能够积极收集各种材料,依据学生所收集的学习数据来开展针对性教学。同时,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可以依赖于多样化的数学课程,同时采用大数据生成更多有用的教学资源,作为数学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专业和丰富,促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入学习。
(二)确定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
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为了更有效地将所学内容与其专业知识融为一体,“三入四融”模式要求将数学课设置在学生已经完成python基础编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的课程内容有线性代数、概率、数学统计学以及简单图论,尝试将传统的纯理论教育转向“理论+实践”的模式,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数据处理的真正目的和成果。另外,学生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计算机实验。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可以掌握python或其他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工具,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同时对Python和其他实用工具的掌握也会得到加强。在开展实际课程的教学时,要重视以下事项。教师需要一套合适的学习资料,所使用的教材应包含有线性代数、数学统计学、简单图论等关键内容,并且应提供简易的数据实际分析示例,并与python操作示例及编程代码相结合。鉴于大数据分析强调学生的数学建模技能,因此在教材中应当包含有助于加强学生建模技能的相关习题。教师还需要确保充足的课堂时间,每周确保至少两节课时间。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要进行轮流开展。同时也应当拥有机房作为学生的学习教室。计算机房的计算机应配备大数据科学相关的软件以及常规办公处理设备,并且能够接入互联网,教师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实时查阅学生电脑上机活动的状态。
(三)发展大数据应用意识,构建评价体系
在当前采用“三入四融”模式下,中职教育应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创建一个更为全面的教学评价系统,以此来避免受到传统评价手段的限制,结合线上与线下的评价策略,打造出教师和学生双向的评价体系。为了实现课堂与学习的深度融合,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调整,增强日常成绩在过程性考核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积极选择在“蓝墨云班课”中发布学习资源和目标,这样,学生完成分配的任务可以获得经验积分。这些经验积分可以通过加权的方式,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得分,其占据学生总分数的40%。每位学生的经验反馈均具有“实时反应”的特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促使学生培养出优良的学习行为模式。
提高教师对于教育大数据的认识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真正感受到大数据在精确教学、特色化教学、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以及教育管理上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另外,在评价中职教师时,可以采用是否拥有大数据应用意识作为评价准则,这样可以更快地推进教师对大数据的认知和培养。如,教师在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中是否采用大数据来解读学生的学业表现、学习时长及课程的完成进度等方面。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由于学生的年龄与所处的时期等因素,他们的大数据应用意识并不需要刻意去培育。教师应深入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把重心放在大数据应用上,并探索纠正一部分学生在大数据应用中不正确意识的方法。因此,在进行常规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大数据应用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大数据应用内容,以转移学生在大数据应用中的注意力和兴趣。学校也有必要广泛开展与大数据应用相关的各种数学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各种讲座、观摩网络科技企业、举办各类比赛等,这样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们对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热情,并帮助数学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大数据应用观念,以此促进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的开展需要采用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其中“三入四融”融合模式的采用将会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专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出“三入四融”融合模式的利用优势,教师要善于改革和创新,积极学习“三入四融”融合模式理念知识,实现基于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来促进大数据技术和中职数学课程两者深度融合,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中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波,李远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课程体系的复杂网络分析[J].计算机科学,2022,49(S1):680-685+807.
[2]林军,王肖鹏,王炳璇等.经管类“应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J].教育教学论坛,2022(22):69-72.
[3]崔晓龙,张敏,张磊,边胜琴,郭茜.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群研究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02):213-218.
[4]许爱珠,陈省江.普通高等院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