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供热节能降耗实践中的水力平衡调控策略探索

作者

倪洪伟

天津市滨海新区供热集团有限公司 300450

摘要:在供热节能降耗实践中,水力平衡调控是关键。通过管网设计与优化,确保管径及水泵合理选择,避免水力失调。施工与监督管理需严格,确保施工质量和设计变更合规。管网维护与更新要及时,防止泄漏与堵塞。动态平衡阀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水力平衡性能,降低能耗。综上所述,水力平衡调控策略在供热系统中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节能降耗和环保目标。

关键词:供热节能降耗 水力平衡 调控 策略

引言:供热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能耗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在供热节能降耗实践中,水力平衡调控是一项关键措施。本文旨在探讨供热系统中水力平衡调控的重要性、主要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供热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有益参考。

一、水力平衡调控的重要性

水力平衡是指在供热管网中各支管路中的流量分配合理,保证热水在各处均匀流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如果供热管网水力不平衡,就会导致一些支管路流量过大,一些流量过小,甚至出现死水区,降低供热质量,增加能耗,损害供热系统的长期运行。

1.提升供热质量:水力平衡调控能够确保各用户获得均匀的供热效果,避免近端用户过热、远端用户过冷的现象,从而提升整体供热质量。

2.降低能耗:通过合理调节管网流量和压力,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降低水泵和锅炉等设备的能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3.延长设备寿命:水力平衡调控能够减少管网中的水力冲击和振动,降低设备的磨损和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提高系统稳定性:合理的水力平衡调控能够使供热系统更加稳定,减少因水力失调导致的系统波动和故障,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二、水力平衡调控的主要方法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控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温差方式、比例法、CCR法以及综合调节法等。

1.温差方式

温差方式是通过在用户引口安装压力表温度计,对系统进行初步调整。首先确保整个系统的热力稳定性,即网络供水温度高于一定值(如60摄氏度),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录实际的热源总供水、回水温度以及各热用户的回水压力和供回水温度。然后,根据供回水温差进行调节,基于用户规模大小和温差偏离程度确定调节顺序,优先调节大规模温差偏离的用户。在第一轮调节系统相对稳定后,记录整体的供水温差、用户入口的供回水压力及稳定情况,进行后续的调节操作。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网络,但调节周期较长,需要重复进行。

2.比例法

比例法基于两条并联管路中水流量的特定比例进行流动的原理,当总流量高于一定值(如30%)时,流量稳定。然而,该方法缺乏协调性,需要利用两台性能相同的流量计进行操作,资金投入较大。

3.CCR法

CCR法是基于全系统刊物阻力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体调整的方法。通过信息采集、计算机计算和现场调整三个流程实现。这种方法能够降低运行费用,是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4.综合调节法

综合调节法融合了比例法和CCR法的优势,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在管网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对支管线及热用户水利平衡进行截止阀的选择,在开启度管网运行后,基于计算结果进行截止阀的优化与调节,实现初平衡;另一种是在精细化调节过程中,设置流量测孔和便携式水利平衡测试仪,通过测试、计算和调节实现管网的水力平衡。综合调节法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管理系统投资小,操作便捷。

三、水力平衡调控在实践中的应用

水力平衡调控在供热节能降耗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应用不仅关乎供热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更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以下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水力平衡调控在管网设计与优化、施工与监督管理、管网维护与更新以及动态平衡阀应用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一)管网设计与优化

在供热管网设计的初期阶段,水力平衡调控的理念便应贯穿始终。设计团队需依据水力学原理,对管网布局、管径选择、水泵配置等进行科学规划,以确保系统运行时各支路的水力平衡。具体而言,应绘制详细的水压图,分析管网中各节点的压力变化,确保压力分布合理,避免出现过压或欠压现象。同时,需结合实际管材的规格与性能,对设计数据进行精确校核,确保设计方案既符合理论要求,又贴近实际工况。此外,还应考虑未来供热负荷的增长趋势,预留足够的调节余量,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二)施工与监督管理

施工环节是确保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关键步骤。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在管网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因现场条件限制无法完全按图施工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团队沟通,经设计人员确认后做出设计变更,并严格按照变更后的图纸进行施工。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施工记录与验收机制,确保施工质量可追溯、可控制。

(三)管网维护与更新

供热管网的维护与更新同样是保持水力平衡的重要环节。管网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管道、阀门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跑冒滴漏”等问题,防止因泄漏导致的水力失调。同时,应定期清理管道内的污物与气体,避免管道堵塞或气阻现象的发生。对于老旧、破损的管道及失灵的阀门附件,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与供热质量。此外,还应建立管网维护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结果等信息,为后续的维护与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四)动态平衡阀的应用

在供热管网中,动态平衡阀的应用对于提高水力平衡性能、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与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是两种常见的动态平衡阀。前者可以手动设定通过阀门的流量,当管网压力发生变化时,阀门能够自动调整开度,保持流量恒定;后者则根据控制点之间的压差进行自动调节,确保管网中各支路的压力分布均匀。这些阀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显著降低了因水力失调导致的能耗增加。因此,在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改造中,应充分考虑动态平衡阀的应用,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效。

综上所述,水力平衡调控在供热节能降耗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深远的意义。通过科学的管网设计与优化、严格的施工与监督管理、定期的管网维护与更新以及合理的动态平衡阀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性能与能效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结论

供热节能降耗实践中的水力平衡调控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合理的设计、严格的施工、严谨的运行管理以及采用先进的调节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管网水力平衡,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和可靠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供热技术的不断创新,水力平衡调控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供热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应加强供热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水力失调问题,确保供热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辉.供热二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及设备:CN202111641539.1[P].CN202111641539.1[2024-12-02].

[2] 张鑫,侯玉玲.数字平衡阀在供热水力平衡调控中的应用研究[J].区域供热, 2023(6):23-34.

[3] 陈真,郑立军,俞聪.换热站水力平衡调试及智能优化曲线控制策略验证[J].应用能源技术, 2018(11):3.DOI:CNKI:SUN:YYLY.0.2018-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