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体校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郭利辉
鄂尔多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在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策略、方法及成效。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训练方法、师资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详细对比,本文揭示了国外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引 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职业素养作为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在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训练方法单一等。
相比之下,国外在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在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职业中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教育体系比较
(一)国内体育职业中学教育体系
我国体育职业中学教育体系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教育目标方面,我国体育职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能力,但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相对薄弱,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针对职业素养培养的专门课程,此外,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在师资建设、教学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影响了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1】。
(二)国外体育职业中学教育体系
相比之下,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教育体系方面更为完善。在教育目标方面,国外体育职业中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体育理论、运动训练、心理训练、职业规划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师资建设、教学设施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为职业素养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课程设置比较
(一)国内体育职业中学课程设置
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体育技能和竞技能力展开,包括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医学等,然而,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缺乏针对职业素养培养的专门课程,此外,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
(二)国外体育职业中学课程设置
国外体育职业中学的课程设置更为丰富多样,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除了体育理论、运动训练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心理训练、职业规划、团队合作、领导力培养等专门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规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训练方法比较
(一)国内体育职业中学训练方法
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训练方法主要以传统训练为主,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然而,在训练方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训练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此外,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在训练过程中还缺乏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中的问题。
(二)国外体育职业中学训练方法
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训练方法方面更为先进和科学,他们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训练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此外,国外体育职业中学还建立了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四、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师资建设比较
(一)国内体育职业中学师资建设
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师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和教师;另一方面,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在师资培训方面也存在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有效的培训手段。这导致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教练和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师资建设
相比之下,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师资建设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他们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教师,并建立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有效的培训手段,这些培训计划和手段旨在提高教练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国外体育职业中学还注重加强教练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五、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校企合作模式比较
(一)国内体育职业中学校企合作模式
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校企合作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深入的合作和有效的沟通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和资源。这导致我国体育职业中学的学生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指导。
(二)国外体育职业中学校企合作模式
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他们注重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2】。这些计划和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此外,国外体育职业中学还注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六、国外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国外体育职业中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国外体育职业中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加强师资建设和校企合作。国外体育职业中学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教师,并建立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有效的培训手段,同时,他们注重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职业中学在体育后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宝贵的启示和经验。我国体育职业中学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锦航,刘艺,刘新征.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演进、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贵州体育科技,2023(1):6-1114.
[2]侯犇,张毅恒,柳鸣毅,但艳芳,张迪,吴言.美国青少年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特征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1(10):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