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智慧民航场景下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若干思考

作者

邹明凌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庆阳机场分公司 甘肃省庆阳市 745000

摘要:智慧民航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复合型人才短缺、组织管理模式变革等挑战。本文提出构建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培育复合型智慧民航人才、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三大策略,旨在提升智慧民航场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为智慧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关键词:智慧民航;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

引言

智慧民航是民航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民航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民航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对民航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运用智慧化手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成为民航企业应对智慧民航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智慧民航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挑战

智慧民航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民航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诸多新挑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智慧民航的发展需求。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压力。智慧民航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依靠经验决策转向依据数据分析,这就需要构建一个覆盖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智慧化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收集、分析和应用人力资源数据,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这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个重大挑战。其次,智慧民航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而当前这类人才十分短缺。智慧民航需要既精通民航业务,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专业划分较细,难以培养出智慧民航所需的全面人才。因此,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一批既懂技术、又善创新的智慧民航人才。最后,智慧民航的发展还将带来组织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智慧民航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将日趋扁平化、柔性化,强调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和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响应。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具备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高效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二、提升智慧民航场景下人力资源效能的关键策略

1.构建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在智慧民航时代,构建一个智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关键举措。这需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面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应该是一个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构建这一平台的首要任务是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要打破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数据在各模块间的无缝流转和共享,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数据链条。这将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大大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还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从多维度、动态化地分析人力资源数据。通过对员工画像、人才供需、人员流动等数据的深入分析,平台可以准确把握人才队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使人力资源管理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此外,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还应运用移动互联、人机交互等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可以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如在线学习、智能问答、虚拟助理等,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支持。这种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将大大提升员工满意度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2.培育复合型智慧民航人才

智慧民航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民航业需要一大批既精通业务知识,又掌握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育这些人才,需要从能力模型建立、培养模式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等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面向智慧民航的人才能力模型。智慧民航涉及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围绕这些新领域,系统梳理智慧民航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形成分类别、分层级的智慧民航人才能力图谱与职业发展路径。这一能力模型将为智慧民航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清晰的目标指引。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智慧民航发展需要,必须进行全面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建设智慧民航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成长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参与智慧民航项目攻关,在实践中强化智慧民航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人才交流与轮岗机制,让人才在不同岗位和项目中历练成长,拓宽人才成长渠道。最后,要构建智慧民航人才激励机制。要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多元化的福利选择,增强对智慧民航人才的吸引力。要畅通人才发展通道,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人才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满足人才成长诉求。要营造尊重人才、重视创新的组织文化,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通过这些举措,民航企业可以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智慧民航人才队伍。

3.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智慧民航时代,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这一趋势,民航企业必须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首先,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精简和优化。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层级过多,难以适应智慧民航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减少管理层级,压缩架构空间,使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这将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运作效率,使组织能够更快地响应环境变化和业务需求。但在精简组织的同时,也要避免组织架构过于单一,要在控制幅度和管理层级间寻求平衡。其次,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协同机制。智慧民航的发展需要各部门紧密合作,而传统的部门划分往往导致信息孤岛和资源隔离。因此,要打破部门界限,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人力资源协同机制。一方面,要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享信息,协调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部门间的人才共享与交流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部门间流动,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组织适应性。这将强化组织的横向联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协同能力。再次,要围绕智慧民航业务发展,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往往线性化、模块化,难以适应智慧民航的快速迭代。因此,要创新人才管理模式,优化人力资源从招聘、培养到考核、激励的全流程。要压缩流程时间,消除低效环节,构建敏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同时,还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这将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灵活高效,能够快速响应智慧民航业务的发展需求。

结束语

智慧民航的兴起为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但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民航企业要紧跟智慧民航发展步伐,加快构建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加大复合型智慧民航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充分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与效能,为智慧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蔡夏梦.行业复苏形势下民航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改进探讨[J].空运商务,2023(10):18-21.

[2]张丹延.关于智慧民航场景下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若干思考[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4(17):192-194.

[3]罗军,程宇,余龙水,等.民航机场地面服务人力资源两阶段运筹优化算法[J].机电工程技术,2022,51(05):92-97.

作者简介:姓名:邹明凌,出生年月:1986年4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省安化县,职务/职称:党委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主任,政工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学历: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民航企业党的建设,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