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余珠

海南省万宁市东兴学校(海南 万宁)571539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在当今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加强和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许多教师也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改革方法。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读写结合教学,拓展学习路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内容,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指导,不仅倡导“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同时更通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发展型学习任务的布置,将阅读与表达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在充分肯定阅读与习作间相互促进密切联系的同时,拓展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相结合的路径。因此,在这一教育指导下,教师就应更加积极地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能在习作训练中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深刻理解阅读教学内容,进而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如在教授《穷人》一课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施,组织学生结合课文的理解开展续写的习作练习,使学生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桑娜一家今后生活的情景。这样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续写任务,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深刻地进行课文的阅读与探究,并结合续写任务,在阅读中开展有效的想象与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在更加科学、全面的习作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在课文阅读理解中的不足及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地优化完善中,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阅读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阅读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

首先,学校方面应加强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定期更新图书资源。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比赛、文化主题征文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可以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也可以推荐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还可以推荐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三字经》等。最后,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家中设立专门的阅读区域,定期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家庭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书中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也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遗址等,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整本书阅读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提出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同时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拓展型学习任务的范畴。这样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面、阅读量的拓展,也实现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经验的积累、文学素养的提升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迎合新课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引,在有效结合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适宜阅读材料的推荐及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使学生从“一篇”到“一本”的过渡中,扩展阅读视野、开拓阅读思维、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借助五壮士光辉的英雄形象,引出《小兵张嘎》的整本书阅读任务,“在革命战争时期,像五壮士这样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非常多,一些与同龄的少年儿童也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下面就向你们推荐《小兵张嘎》这本书”。在具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首先,在引入阶段,教师通过相关影视片段的播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小兵张嘎》的内容及课余时间,制订科学化、可行性的阅读计划,使学生能按计划对文本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并利用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进行重点语句的圈画、批注及自我阅读感受的记录。最后,在汇报、总结环节中,教师结合学生提交的整本书阅读成果,如小报、读后感或思维导图等,引导学生整体性地进行《小兵张嘎》整本书的分析,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书中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人物形象及写作主旨等,进而获得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四、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一是指导阅读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对于重点段落和精彩语句,要指导学生进行精读,仔细品味语言的魅力;对于一般性的内容,可以采用略读或浏览的方式,使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二是指导阅读技巧。教会学生如何预测、推理、概括、总结等阅读技巧。例如,在阅读故事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和开头预测故事的发展;在阅读说明文时,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三是培养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边读边思考、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批注,读完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总之,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咸雪婷,咸高军.生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1(6):5354.

[2]罗巧莲.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教育界,202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