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作者

芦君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

摘要:护理是实践和理论并重的专业,除了需要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素养,为了能够提高中职护理教育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应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创设现实护理情境,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文章探讨为其他中职护理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职护理教育;情境教学模式;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护理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存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成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情况,加强中职护理教育工作。情境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临床护理情境,模拟护理实践中容易出现的情况,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以便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强化学生护理实践素养,从而满足护理实践要求。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护理教育中,对于护理教育的展开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主要体现为:(1)满足现实发展与护理专业特点需要。护理一直都是充满挑战且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行业,对从业者个人素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丰富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强临床处理能力与应变能力,不管是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灵活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加以解决[1]。因此,日常护理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使其在护理过程中灵活解决任何问题与突发情况,并且还可以减少临床训练期限,而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则能实现该目标。(2)应对时代发展对护理教学造成的冲击。在网络时代中,信息技术处于不断更新与发展的状态,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可以有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这也是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2]。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具备十分强调的图像与影像处理能力,能创设出良好教学情境,弥补以往中职护理教育缺乏直观性的问题,从而开启更加生动形象护理教育时代,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二、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做好充足准备工作

在中职护理教育中应当先做好充足准备工作,为后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首先,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如年龄、性格、学习情况与综合素养等,再结合教学要求、调查结果等方面信息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人数为6人到8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成员能力要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帮助,从整体来看每个小组水平并不会出现过大差异,同时由组内学生自由选举组长,学习时要严格听从组长安排,保障学习活动顺利展开[3]。其次,教师结合护理教育内容确定教学主题,对教学任务与目标进行设计,筛选适合的案例,教师还应与和其他教师进行合作,模拟护理实践情境,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并积极进行备课,确保情境教学方案是详细且具体的,例如骨折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的护理等。之后,教师将案例资料、学习任务与评价方法利用互联网平台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资料,了解情境教学活动概况,对其中不理解或是存在疑惑之处进行记录,以便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按照教学需求准备相应的道具,如导尿管、病号服等。学生则需要在课下了解模拟教学内容,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免实践时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二)情境教学具体实施

在正式进行情境教学之前,还要讲解相关护理理论知识,深化学生理解,让学生可以掌握护理操作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并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可以举例进行说明[4]。例如,对脑出血患者护理进行情境教学时,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时为了辅助呼吸,满足治疗需求,需要将气管切开,护理过程中此类患者容易出现痰液堵塞呼吸道的现象,遇到此种情况则要求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操作,然而由于患者家属缺乏护理素养,不了解护理操作,极易和护理人员出现纠纷,对护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安全。面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以及相关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获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针对此种情况,教师便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先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再进行情境模拟。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应增加活动趣味性,教师设置不同受教育程度、性格以及年龄的患者与家属,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与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应根据模拟教学具体情况提升难度,设计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突发情况,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如果想要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具有较强真实性,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情境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实施质量。

(三)教学结束后的反馈

当情境模拟结束后,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客观体现学生学习效果。反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学生自评,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情境模拟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2)组内成员评价,小组内成员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从其他小组成员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3)小组互评,小组组长对其他小组情境模拟活动展开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4)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自评、组内成员评价、小组互评的情况,再结合学生在活动中的整体表现、进步程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做出综合性评价。通过反馈评价可以掌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还需要对情境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利用匿名形式了解学生想法,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优化情境模拟教学活动,促使中职护理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5]。

结束语

护理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实践能力,有效应对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可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教育中,通过模拟护理情境锻炼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自身专业素养。文章对于中职护理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主要是从做好充足准备工作、情境教学具体实施、教学结束后的反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采取上述方法促使情境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从而获得较为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虹.情境模拟法在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1):4.

[2] 曹雪,吕颖.课程思政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中的探索及应用[J].护理学, 2023, 12(4):522-525.

[3] 徐翠翠.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

[4] 王莉.基于情境创设策略的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有效教学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22(4):76-78.

[5] 张峰琴,赵平.情境教学方案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