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张璇
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2112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科学中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科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思维型科学课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活力
小学科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手段。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磁铁》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够吸引铁钉?”“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铁钉的能力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磁铁的性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授《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校园生态环境,设计以下问题情境:“为什么校园里的树木有的长得茂盛,有的却枯萎了?”“不同季节对校园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思维碰撞
合作学习是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深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知识背景、思维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例如,在教授《电》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在分组时,教师应尽量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以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需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影响。每个小组需要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并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环节,各小组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深化。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质疑和反思,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方案。这种思维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思维品质
实践操作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更深入地思考科学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在实践操作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器材,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多样化的实验探究。
例如,在《水》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容器、水管和水泵等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水的循环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水的循环过程,从而加深对水的循环原理的理解。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延伸。例如,《沉与浮》这一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物体沉浮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设计一艘能够承载一定重量的船。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形状、材料、结构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和制作。在汇报交流环节,各小组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和思维拓展,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除了实验操作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调查、科学考察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结语:小学科学中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学习以及注重实践操作等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然而,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并寻求改进。在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构建思维型科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成长,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总之,小学科学中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够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应从祥,杨露.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思维型课堂的构建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24,(11):20-27.
[2] 黄兴翠,陈正林,李晓青.基于思维型课堂教学小学科学“提出问题”环节实践探索——以“让小车运动起来”为例[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4,(Z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