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院校体育运动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

作者

马强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25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职业院校体育运动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明确指出,体育运动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各种职业需求,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还能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抗压能力。此外,体育竞赛活动能够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与从容。团体体育项目则通过促进团队协作,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运动;职业素养

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如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以及坚韧的意志力等。而体育运动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体育运动可以提升学生职业需求的身体素质

1.1 适应职业需求的身体素质

各行各业对人体素质的要求各具特色。例如,建筑行业从业者需具备强健的体魄、持久的耐力以及出色的平衡感,以适应繁重且持久的体力工作,确保在高空作业环境中保持稳定。而医疗保健领域的人员则需拥有较高的耐力与反应速度,以应对持续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并迅速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校园足球等体育活动则能够全面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在足球比赛中,球员需不断奔跑、冲刺、急停,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耐力与速度,还通过传球、接球、射门等动作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同时,在面对对手时的对抗训练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力量与平衡技巧。

1.2 身体素质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健康的体魄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能。拥有强大耐力的员工能在长时间工作中保持高度集中与高效,而具备出色力量与灵活度的员工则能更迅速地完成体力密集型任务。另一方面,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职业疾病。例如,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办公人员能够通过锻炼肌肉与骨骼,有效降低因长时间久坐而导致的颈椎与腰椎问题风险。此外,健康的体魄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抗压能力,使他们在职场中面对挑战与压力时更加从容不迫。

二、体育运动可以提升学生职业需求的心理素质

2.1 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教育环境中,学生经常面临各种挑战,尤其是考试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与职业生活中的压力具有相似性。在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需在高压环境中展现最佳状态,这要求他们具备出色的压力处理能力。以篮球为例,球员不仅要面对比分差距的压力,还需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色,同时应对强大对手的挑战。通过持续参与体育活动,学生逐渐掌握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技巧。这一技能对他们职业生涯的成功至关重要。在职场中,员工可能面临项目截止日期、繁重任务以及激烈竞争的压力。那些在学生时期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良好压力管理能力的个体,更有可能在职场压力面前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2.2 冷静心态的养成

在竞技场上,学生常面临诸多未知挑战,如对手的突袭得分或裁判的不公正判决。因此,他们必须培养稳定的心境,防止情感波动影响表现。在足球比赛中,当队伍陷入劣势时,情绪焦躁的队员更容易犯错。而那些能够保持冷静的选手则能更专注于比赛,寻找逆转机会。同样,在职场环境中,保持冷静也是一项关键能力。例如,当面临客户投诉时,员工若能保持冷静,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找出问题所在,从而高效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在职场中,具备冷静心态的员工更易获得客户信任与同事尊敬,并有更大机会在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三、体育运动可以提升学生职业需求的团队协作能力

3.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集体运动项目,如篮球和足球,对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技巧具有显著效果。在篮球比赛中,学生需通过传球、位置调整以及掩护等协同作战以得分。只有当队员间紧密配合,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同样,在足球比赛中,前锋、中场、后卫以及守门员各司其职,通过互相支持共同防御和攻击。这种团队协作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2 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训练

在体育教育环境下,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首先,可策划并执行各类团体运动竞赛,如篮球对抗赛或足球联赛。在此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团队策略,并确保每个队员都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在比赛期间,学生需紧密配合,互相支持,共同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其次,教师也可安排团队拓展训练项目,如拔河比赛或接力跑等。这类活动有助于增进学生间的信任与默契,从而提升团队协作水平。同时,教师还可在体育课程中加入团队合作游戏,如“盲人方阵”等。这些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技巧。

四、优化职业院校体育运动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4.1教学目标的落实与评估

研究如何确保体育教育目标的实际执行及有效评估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教师需根据预设的教育目标设计精细化的教学策略,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教材。例如,为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可安排篮球、足球等团队竞技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鼓励学生交流、协作及互相支持。同时,还需构建科学的评估系统,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项目可包括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例如,通过体质检测评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心理问卷调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团队项目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也可邀请企业代表参与评估过程,以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期望,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材料。

4.2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体育教育领域,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团体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及职业素质塑造效果显著。团体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心态与团队协作精神。以排球为例,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每个成员紧密配合,共同规划战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这种团队协作的实践经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职场中的团队任务。

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可利用多元化的教育工具,如展示体育界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及职业运动员训练过程的视频,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职业追求。通过观看这些视听资料,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职业运动员所展现的毅力与职业操守,并从中获得启示与鼓舞。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分享感触与经验,以此深化他们对职业素质的认识。借助各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将社会实际经历融入体育课程中,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超. 阳光体育运动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研究[J]. 拳击与格斗, 2023, (01): 43-45.

[2]范欣. 职业素养培育视阈下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 (30): 167-168.

[3]刘锋, 文亚群. 高校体育社团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研究[J]. 体育风尚, 2019, (05): 285.

[4]赵志明. 浅论高职体育教学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J]. 文教资料, 2018, (08): 193-194.

[5]梁兴友. 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关系[J]. 才智, 2015, (08): 208.

作者简介:马强(1976.1— ),男,牡丹江林口人,汉族。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