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姚琛潇 胡玉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分组合作、教师引导和注重评价等,通过实施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科学;应用与效果
引言: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效果备受关注,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及其效果评估,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体性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探究活动的绝对主体,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通过主动探索、积极参与,亲自去发现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问题导向
探究活动始终围绕着问题展开,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性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究,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积累科学经验,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合作性
探究式学习倡导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学会沟通、协调、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有效途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而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学校的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例如,通过实验情境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感受科学的魅力;通过生活情境将科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通过故事情境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科学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二)分组合作,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分组合作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问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分组应该坚持异质搭配和男女分类的原则,异质搭配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男女分类则有利于小组内的角色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小组内应设立组长,由小组组员轮流担任,带领组员共同做好组内工作,激发组内成员的积极性。
(三)教师引导,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从而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将更加有效,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四)注重评价,促进探究活动的持续发展
评价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通过及时反馈信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发展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通过长期跟踪观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效果评估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分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3】。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提高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等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探究式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在探究活动中与学生充分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结论: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分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同时探究式学习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韦海梅,兰智高,王龙凑,等.中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3(7):4.
[2] 刘永华.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渊(小学版), 2022(5):571-573.
[3] 路遥.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科研, 2021, 000(016):P.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