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优化策略
解磊
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56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高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的育人理念、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需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本文从“立德树人”理念出发,凭借20年的教学和13年班主任经验,分析并提出了高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育人方式
引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教育工作中根本的任务与目标。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核心人物,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人格、引导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促进管理策略以及育人方式的有效优化升级,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社会化发展做好前期的铺垫。
一、班主任在“立德树人”下育人的必要性
1.道德建设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
高中时期是个体心理与生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个人对于世界、生活以及价值观念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从家庭教育的影响转向了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们更容易建立起自我认知及行为准则。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心理发展和道德塑造的关键人物。在“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下,班主任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纽带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纽带。除了学业成绩的提升,班主任的育人方式更涉及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塑造。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在日常工作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与集体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其自我管理和责任感的发展。
二、“立德树人”下高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优化策略
1.以品德教育为出发点
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品德教育,因为品德是学生一生发展的根基。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班主任肩负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及人生哲学的重要使命,这对于他们日后顺利融入社会至关重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将品德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还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实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其良好品性的自然养成。
班主任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及道德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接纳。例如,通过让学生参与阅读经典书籍、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学生能够在与他人和社会互动中,深化对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这些形式,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扮演好指导者和榜样的角色,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班级成员树立良好的行为模范。
2.全面落实管理宣传工作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传统的纪律和学习管理,还要在日常教育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手段的结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此,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体系之中,借助多元化的媒介平台,积极构建具有正向影响力的班级文化氛围,弘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标准。
通过定期组织班级讨论会及各类主题活动,班主任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分享杰出人物的事迹,并将这些有意义的讨论转化为集体行动的动力。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创建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墙、班级口号等形式,持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方法有助于指导学生认识集体目标的重要性及其内在价值,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团队中找到个人的位置与责任,为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积极向上的力量。
3.坚持个性化管理理念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班主任应当采取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策略,实施定制化的管理方法。这种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手段之一。同时,班主任还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那些性格较为内向或情绪容易起伏的学生,应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提升自我价值感。
在实践中,班主任要通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历程和需求,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对于学困生,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外辅导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与方法,提升其学业成绩和自我认同感;对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担任班级干部等方式,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与锻炼机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采取这种个性化教育和灵活管理相结合的方法,班主任不仅能有效推动学生学术水平的提升,更能支持他们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4.师生共营民主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当致力于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自由与尊重的环境中成长。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集体带来的温暖和支持,而且还能促进他们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培养个人特色及责任感。班主任要倡导民主与平等,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决策,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单向指导,更应是师生共同协作的结果。
定期举办班级评议会,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与决策过程,以此来强化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个人心理状态,通过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其日常生活及学业进展,构建起基于相互信任与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该给予及时的关怀与帮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缓解心理压力。这种充满关怀和尊重的班级氛围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与支持,也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事务和社会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结束语: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的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优化班主任的育人方式,注重品德教育、个性化管理和民主氛围的建设,可以帮助他们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形成正确的导向。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为学生未来奠定坚实基础的责任。持续优化教育策略不仅有助于更加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还能助力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永深.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渗透路径[J].家长,2022,(36):43-45.
[2]许青善.严师益友,立德树人——浅谈高中班主任的教育智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92.
作者简介:解磊,1981.2,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学历:大学本科,汉族,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