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
顾忠鸽
320311197804304010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监理与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率的关键环节。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理工作和施工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并提出创新策略,希望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日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愈发凸显。
一、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领域,监理制度、监理标准与施工技术水平、监理人员素质方面存在问题。监理制度有欠缺,细节规定不完善,新型材料和复杂工艺的监理细则更新不及时,如节能保温材料和装配式建筑工艺出现时,原制度无法有效指导质量把控。执行层面强制力和监督机制不足,建设单位不合理干预时监理单位应对措施缺乏,对监理人员违规处罚力度小,影响监理质量。监理标准和施工技术水平不一致,地区间监理标准有差异,跨地区施工企业需调整技术来适应,增加成本和管理难度,国际先进施工技术引入,国内监理标准却没跟上,缺少评价指标和验收规范。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理论知识不足,面对复杂结构施工监理无法准确判断,实践经验缺乏,职业道德素养有差异,存在不正当行为损害监理公正性和市场秩序。
二、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关系
2.1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监理工作中的审查环节能够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审查时,会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对方案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垂直运输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技术方案,监理工程师会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施工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审查,提出改进意见,促使施工单位优化技术方案,提高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和效率。监理过程中的现场监督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操作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如砌筑墙体时砖缝厚度不符合要求、钢筋绑扎时锚固长度不足等问题,会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这种及时的反馈和纠正机制有助于施工单位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2.2 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利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
先进的施工技术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为监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例如,在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和 GPS 测量技术进行建筑定位和放线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监理人员在复核测量数据时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判断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减少了因测量误差导致的质量问题的排查难度。而且,新的施工技术通常具有更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当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时,其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构件的制作、养护,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监理人员在对预制构件进场验收和现场安装监理时,可以依据这些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检查,使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2.3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与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共同作用
在质量保障方面,监理工作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执行。例如,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对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技术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振捣技术和养护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能,与监理工作相互配合,共同为建筑工程质量保驾护航。在进度控制方面,监理工作通过审查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程各阶段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而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例如,采用先进的滑模施工技术进行烟囱、筒仓等高耸结构施工,相比传统的支模方法,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速度。监理人员在监督过程中,根据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保证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
三、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
3.1 建立智慧、共享的管理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智慧、共享的管理平台是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该平台应整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监理工作记录、材料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等。在施工技术方面,平台可以存储各种施工工艺的详细资料和操作视频,施工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和查询。例如,在进行复杂的幕墙安装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在平台上观看专业的安装视频教程,了解最新的安装技术和注意事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在平台上实时上传施工进度、质量检测数据等信息,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对于监理工作,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监理人员可以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远程监督。例如,通过在混凝土搅拌站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混凝土原材料的用量、搅拌时间等数据,监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此外,平台还可以实现监理文件的数字化管理,方便监理人员进行资料的整理、查询和共享,提高监理工作效率。
3.2 做好监理策划,实施全面监理
在项目前期,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技术要求、建设单位的期望等因素,制定详细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监理规划应涵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工作内容、目标和方法。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对施工场地、材料设备等进行严格审查。例如,对进场的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要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在施工阶段,实施全面监理,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监督。监理人员要根据监理细则,对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验收。如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对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基础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要逐一进行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监理单位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审核,确保资料完整、准确、真实,同时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查,如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等进行检测,只有在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才能同意建设单位进行竣工验收,为建筑工程质量把好最后一道关。
3.3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共促施工技术的提升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实现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相互促进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学术讲座等形式,让监理人员学习最新的建筑工程理论知识,包括新型建筑材料、先进施工工艺、结构设计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开展关于绿色建筑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培训,使监理人员了解这些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便在监理工作中更好地监督施工单位的使用情况。注重监理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安排监理人员到优秀的施工项目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增加他们的实际施工经验。同时,建立监理人员实践考核机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施工现场的问题解决,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复杂的地下工程施工监理中,通过实践考核,促使监理人员深入了解地下防水、土方开挖与支护等施工技术的现场操作要点,提高监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要加强监理单位的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监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加强对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杜绝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之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通过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施工单位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建筑行业的进步。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期待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促进监理与施工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建筑工程领域带来更多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何雪东.探讨如何引导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J].大众标准化,2024,(08):49-51.
[2]苏明芳.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相互促进策略探究[J].居业,2024,(02):198-200.
[3]陈永祥.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J].四川水泥,2021,(10):333-334.
[4]张桦民.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J].四川水泥,2021,(05):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