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摇曳生姿的"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时空
李世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 528319
摘要: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发展而言,具有直接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应该建立时刻的沟通和联系,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另外还应该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背景,开展全新的家校共育模式,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时空发展
初中教育一直是新课标广泛关注的重点教育内容,因为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这一阶段中,应该针对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进行转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和教育,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校内表现和校外表现,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家校共育的相关概述
(一)传统家校共育的弊端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家校共育相关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对之前传统的家校共育进行分析,找出传统家校共育的弊端之后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转化。从传统的家校共育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也确实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教育机制和教育理念非常传统,各种运行方式也非常陈旧。而且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只是将家校共育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真正将其落实到日常教育工作中。仔细分析比较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学校会通过定期开家长会,让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或者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访,完成家校共育的教学要求。另外,由于每一个班级内学生数量非常多,教师在进行家访的时候很难真正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而且教师自身时间有限,所以导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一定的障碍。另外,学校虽然要求教师要定期开展家长会。但是目前生活节奏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家长在工作的时候很难请假,而且学生家离学校一般距离较远,所以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也比较麻烦。由于各种问题的阻碍,导致传统的家校共育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局限性。不能真正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教师和家长之间也没有进行全面的沟通和交流。
(二)“互联网+”家校共育的优势
了解完传统家校共育的弊端之后,还应该仔细分析当前“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所带来的优势。对于学生的教育而言,家校共育是必需的,同样在开展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机制的建立。传统的家校共育中之所以存在过多的弊端和局限,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机制作为管理。所以,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下,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因为“互联网+”发展越来越便捷,所以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随时进行线上沟通,这一优势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和家长能够随时通过网络共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能够随时进行沟通和联系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群,让学生家长都加入到班级群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发现对教育学生有帮助的素材和文章,可以分享到班级群里,教师和家长一起探讨,找出高效的教育学生的方法。除了对教育方面进行资源分享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学习资源和各类学习技巧,重点知识点分享给学生。这种分享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家里也和教师保持沟通,督促学生在家里更好地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完作业之后拍照发到群里,或者通过录视频的形式,检查学生背诵相关的重点知识点。
二、“互联网+”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难度较大
分析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虽然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和家长以及学生进行沟通。例如,教师可以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让家长可以直接在群里反馈自己的问题和疑问。这种方式有效地拉近了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效率,他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因为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很多家长也习惯性地将自己的问题发到群里,让教师回复。由于群内家长数量较多,所以如果家长同时向教师询问的话,教师可能会出现信息回复不及时的情况。一些比较敏感的家长发现教师回答了其他家长的问题却没有回复自己的问题,就会对教师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另外,如果家长在群里询问教师某一问题的时候,教师正在上课,无法及时看手机,回复家长的问题,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由于家长数量过多,家长的问题也比较多,所以给教师的问题回复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部分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满意,还会在群里发过一些负面的消息,影响整个班级群的氛围。
(二)家校配合不默契
除了教师的日常工作难度加大之外,部分家长并不认可家校共育,且对教师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看法,所以在正式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工作,反倒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例如,教师将相关的信息发送到班级群里之后,让家长进行接龙或回复。有的家长会非常配合教师的工作,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消息的回复。但是有的家长却不以为然,对教师的消息置之不理,即使教师多次在群里提醒这位家长,家长也不会配合教师的工作,所以给教师的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另外,分析学校公众号的相关问题。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都会开设学校内部的微信公众号。学校会不定期在公众号内更新一些学校的最新资讯,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倡议家长能够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学校发展的状况。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关注公众号非常麻烦,而且会增加自己的消息量,所以并不会关注公众号。另外有一些已经关注公众号的家长,在日常使用微信的时候,也不会仔细阅读公众号的相关文章,导致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失去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三)学生依赖性严重
目前部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整体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自主学习性有待提高。例如最常见的,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作业写作情况,很多教师会直接将具体的作业内容发送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回家之后对照班级群的相关信息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教师的这种作业安排方式,所以很多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很多教师会将作业非常明白地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回家按照具体的作业内容完成。但是很多学生都不会按照教师地要求抄写黑板上的作业,只是回家搜索班级群里的作业记录。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目前这种家校合作教育的方式比较排斥。学生认为自己在家里和在学校的生活都受到了限制,仿佛受到了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控。尤其是当学生步入初中之后,由于内心过度敏感就会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对后续的素质教育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开展家校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监控学生,而是希望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联手,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寻找家校沟通的切入点
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在发展过程中寻找能够与家长进行交流的切入点。家长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家校共育的主体之一。只有真正让家长意识到家校合作教育的作用,而且能够自愿地融入到家校合作教学中,才能真正发挥家长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学校方面应该加大网络信息教育的宣传力度,首先应该让家长意识到和教师进行网络沟通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沟通的作用和价值。有很多家长会认为班级群里消息太多,直接设置消息免打扰。教师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不要让家长设置免打扰的提醒,因为如果教师在群里发送一些重要信息的话,家长无法第一时间收到,从而造成一定的麻烦。另外,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对于一些临时任务可以搭建临时的工作群。当这项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拉到群里,大家一起根据后续项目具体的开展进行自己的探讨和分析。这种方式能够使整体的工作效率更加集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不会因为发送的消息太多,对其他家长造成干扰。除此之外,和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互相分享对学生教育有帮助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经过教师的多次分享之后,家长也会习惯性地利用网络搜索一些未知的资料,加大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探索教师的自身发展
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教师自身出发,观察教师当前的发展情况,从教师的具体发展情况上寻找突破点。对于"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的家校合作教学工作而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绝对的引领作用。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引领力和策划力,能够带领家长积极地投入到家校共育中。首先教师必须意识到"互联网+"的作用,而且要有应用"互联网+"的意识,只有真正认识到"互联网+"的作用之后,才能充分其应用于家校共育中。另外教师还应该仔细了解当前的各类教育APP,充分发挥社交APP的作用,利用这些软件和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和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分享学生的发展实施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家长积极地投入到家校合作教育中,教师要让家长知道,在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之后,还应该对教师具体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情况提出建议,教师可以参考家长的建议,对后续积极的工作进行改正和优化。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育素养,推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合作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寻找家校共育的支撑点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必须要找到整个教育的支撑点。在现代社会开展教育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所以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平台,通过专业的平台推动后续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方面必须要重视支撑点的寻找,找到教育的支撑点之后,再推动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保证相关工作的规划性和整体性。首先学校方面应该要加大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仔细研究当前教育领域中流行的先进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为家校共育提供设备保障。考虑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资金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学校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第二方面要仔细观察当前家长对家校合作的态度,让家长了解到家校合作的意义,从而主动地加入到家校合作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应该让家长关注到家校平台的相关建设,积极关注并参与到平台的建设工作。仔细分析当前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高质量的家校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家校平台的相关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要保证家校平台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既包含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应该包含生活和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家校共育带来保障。
四、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家校共育工作中,分析当前加强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对问题进行优化和创新,全面提高加强教育的作用和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打造摇曳生姿的"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时空。
参考文献:
[1]程慧明.农村中学家校共育的新趋势、新策略[J].教书育人,2020(29):66-67.
[2]罗子春.“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初探[J].新教育,2020(25):36-38.
[3]焦慧敏.“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的探究[J].新课程(中),2019(02):115.
[4]杨发林.家校共育:“互联网+”不可或缺[J].新课程(中),2018(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