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李丹丹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十三中学,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154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加强,且受到国家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的影响,德育教育工作愈发重要。音乐课在初中课程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艺术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音乐课程教学的良好启发,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将德育精神融入进音乐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挖掘音乐作品之中的育人道理与思想精神,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展开全面培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整合;途径
前言
在初中生日常生活中,音乐能够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向往,也能帮助他们舒缓紧张的学习情绪,且不同的音乐作品蕴含着创作者不同的思想文化情感,因而指导学生理解与体会音乐,对提升他们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素养起到一定作用。可是,在以往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太多教师习惯于讲授理论知识,或者按部就班完成课业任务,并未全面、有效地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育人道理。为了改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展开有效地学科素养培养,文章集中研究精力,分析与探讨初中音乐与德育整合的方式与理念,以增强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效果,让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有意义。基于这样的课程教学研究目标,文章从情感教育突破、爱国主义渗透、实践互动环节设计等方面,讨论初中音乐与德育整合的方法,期望有关的教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教育借鉴价值。
一、以情感作为载体开展音乐教学与德育工作
根据初中生的学习认知心理情况,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兴趣作为引导,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与启发,使之能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氛围之中,理解与掌握课程知识,这样的课程教学工作才具有意义[1]。同时,对于初中生而言,音乐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美育功能,它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也要注重利用生动有趣的音乐作品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美好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与探究热情。
即结合教育时代发展的背景,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以情感作为载体开展有效的音乐与德育教育工作,搭建起情感体悟的互动平台,发挥出音乐作品的美育作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帮助学生自主表达出个人的学习情感,使之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学习品质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搭建起良好的音乐情感感悟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升华,更容易向学生讲述道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愿意听进有关的教学指导意见。
以初中音乐《黄河水手歌》内容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黄河水手歌》,使之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从而掌握歌曲的创作特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歌曲内容,在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慷慨激昂的语言进行歌曲创作背景的讲解,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西北民歌的特点以及风格,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讨热情。借助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渗透德育教育情感元素,即围绕《黄河水手歌》中的豪迈乐观情感,与学生展开诚心对话,让学生懂得挖掘作品之中的积极乐观情感,并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心态[2]。
二、以爱国主义角度开展音乐教学与德育工作
德育内容的开发与渗透是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提高的重要媒介,因而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本地发展特色,基于音乐作品素材与内容,加强学生的德育与音乐教学工作,从而对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实施创新。同时,教师还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并与学生展开密切交流与互动,以将更多的德育教育资源渗透进音乐课堂之中。这时教师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以音乐作品鉴赏、思想道德体会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观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3]。
以初中音乐《爱我中华》歌曲内容为例,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注重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使之了解这首歌曲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从而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内容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入了解作者的歌曲创作背景,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歌曲创编舞蹈学习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使之能够基于相关的情感理解与认知视角,对歌曲内容进行情境演绎,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4]。借助以上的爱国教育内容与环节,从爱国主义教学角度来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深入进音乐作品内容,感知音乐作品之中的思想文化情感,并且从小养成良好的爱国精神,懂得民族团结的意义,让学生懂得爱国、爱护身边的亲人朋友。
三、以实践教育活动促进音乐教学与德育工作
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开展适当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加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且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实践活动,以游戏教育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的实践理解与认知能力,对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起到一定的作用[5]。这时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懂得围绕具体的初中音乐作品内容,有序设计具有趣味性以及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并且关注学生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学,让学生懂得挖掘实践活动环节之中的育人道理与精神,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与探讨能力。
以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歌曲内容为例,在教学环节中,组织有趣的背唱活动,引导学生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内容,并且注重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对歌曲内容进行完美演绎。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歌曲教学之中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对歌曲之中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开理解与体悟,且给予学生适当的情感表达机会,让学生从音律特点、德育体会方面,自主表达个人的学习与认知观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有趣的情境演唱比赛环节,引导学生展开相互竞赛,看一看哪位学生能够准确、完整以及富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并且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激励。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演唱方式、演唱技巧、演唱情感角度,对学生的演唱过程实施评比,以评选出表现最为良好的学生,给予他们适当的学习鼓励,使之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和积极性[6]。通过以上的教育方式,在实践活动环节之中加入适当的德育教育精神,让学生能够利用好音乐学习的机会,对有趣的音乐作品展开情感理解与鉴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的德育互动,以全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使之能够在音乐学习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庄筱嫣.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案尝试[J].北方音乐, 2024,2(10):132-134.
[2]庄筱嫣.提高德育教育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 2024,3(12):104-105.
[3]韩文俊.以乐育人,以美育德——谈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读与写, 2024,7(11):22-26.
[4]冯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 2024,5(3):305-306.
[5]方杭芳.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J].读写算, 2024, 2(10):40-40.
[6]梁志洁.初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探究[J].新智慧, 2024, 8(9):511-512.
作者简介:李丹丹(1981.07——),女,汉族,黑龙江省七台河人,中教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音乐学科教学和党务及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