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实践

作者

刘凤娇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小学(511300)

摘要  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情境是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实例,介绍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以及引发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计 策略

本文中,单元整体教学情境的“境”指的是“教材人物活动串联式”单元整体教学情境。“教材人物活动串联式”单元整体教学情境指的是基于单元育人蓝图,对该单元的人物活动信息进行整体了解和全面梳理,确立一条人物活动的单元情境总线,即大情境,将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推进脉络等贯穿起来。在大情境的引导下,对各课时子情境做具体设计,然后串联各课时子情境,整个单元的情境设计都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循序发展。

那如何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呢?本文以教科版六年级上册Module 6 Festivals (Period 1) Chinese Festivals为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及基于此的教学反思。

一、研读语篇,整体创设单元与单课的情境

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从单元整体宏观出发,以语篇研读为起点,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关注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分析语篇的各种表层和深层的涵义。

六年级上册Module 6 的单元主题为Festivals,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涉及“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下的子主题“世界主要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体验”。基于主题大观念,构建本单元育人蓝图(见图1),引导学生认识节日,了解节日文化,体验节日意涵,讲述并演绎节日故事,主动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与弘扬者。

接着,以任务为载体,结合教材人物Jiamin的活动主线,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情境:Jiamin的学校将举行节日嘉年华,第一课时为节日嘉年华开幕式,了解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基本信息,初步介绍节日,使学生感知节日带来的乐趣,激发对中华传统优秀佳节的喜爱。第二、三、四、五、六课时为节日体验区, 深入学习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感恩节和重阳节的基本信息,体验不同的节日意涵,感受节日的意义和乐趣,畅谈个人节日经历和体验,学会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第六课时为联欢会,畅谈节日故事、玩节日游戏、创编节日歌曲、表演节日故事并分享、介绍地方特色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地域特色,深刻感悟节日意涵,演绎节日故事,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与弘扬者。

因此,立足于Module 6 Festival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课时的子情境为节日嘉年华开幕式,考虑到教材中有限的教学资源,笔者开发了教学资源:“节日嘉年华”开幕式的宣传手册。宣传手册由6个中国主要传统节日构成,并借助该节日的相关元素构成背景图,如春节背景图为红色,端午节为绿色等,并在背景图上配上能介绍该节日基本信息的相关图片和文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帮助学生提炼主题意义的关键信息。

二、分析学情,明晰教学目标,确定情境创设的宽度和广度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横向和纵向的已有知识储备、情感思维特点以及可能面临的学习困难,进行了科学、具体、全面的学情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知道怎样的情境对学生是有意的,怎样的情境是学生想学的等等。

学情分析为“教”与“学”的设计作充分准备,也为确立教学目标提供客观准确的导向。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当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本课时确定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具备检测性的教学目标:

1.在看、听、说、读的活动中,感知和理解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活动以及食物;(学习理解)

2.能根据语言框架,谈论关于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基本信息,设计宣传手册;(应用实践)

3.能在具体情境中,向小组成员初步介绍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并向全班自信汇报交流。(迁移创新)

三、梯度实施教学过程

(一)围绕主题语境,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时语篇,紧扣主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善用情境导入,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知识背景,为未知的语言和文化作铺垫。通过感知、获取、注意等学习活动,形成对已有知识的延伸和新授知识的整合。

(二)促进语言运用,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

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其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上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语言交流,设计阐释、描述、分析等应用实践类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思维导图、骨架文本、树状图、流程图、开放性问题等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内化。

(三)发展高阶思维,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

在迁移创新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围绕主题的新情境和基于新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开展推理、想象、创造等一系列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加深文化理解,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批判评价能力,体现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思考

本课时在融学习新知于情境,邀请学生学习节日嘉年华的宣传手册时,引导学生记忆、理解,达成学习目标1——I know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Festivals.(学习理解);在融内化语言于情境,利用与观众互动的转盘游戏时,引导学生应用、分析,达成学习目标2——I can tell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Festivals.(应用实践);在融分享交流于情境,利用直播分享节日时,引导学生评价、创造,达成学习目标3——I can share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with others. (迁移创新)。整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对知识点理解与累计过渡到深层学习,对知识点背后逻辑的探索。

整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活动”“持续性学习评价”和“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龚亚夫、鲁宗干(主编).2021.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T]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沈雯晴.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背景下语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项目来源]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G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2022年度课题+小学英语“教材人物活动串联式”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1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