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体育素质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案例研究

作者

杨玉梅

辽宁省沈阳市垚为学校 110034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在人的成长和生活中同等重要。教育负有为国家培养健康的人的责任,尤其体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上的影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部分优秀的学校在校本课程设置上坚持五育并举,注重体育素质教育。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历经3年以上体育素质教育的学生行为及与其座谈的方式来研究体育素质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育 心理健康 抵抗抑郁 自制力 社会适应性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不光包含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心理上的健康也是重要的考量方面。学校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除了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以外,必须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顺利成长和发展。沈阳市垚为学校是一所五育并举的特色学校,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在体育教育校本课程设计方面,完全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涵盖了其他学科素养的融合,培养学生掌握田径、太极拳、太极扇、太极柔力球、军体操、武术操、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等基本技能,并在校本课程编写中注重与音乐,美学,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补充了当下智育教育为主的不足。垚为学校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笔者选择了高二学生进行调研访谈,调查样本中有本校初中部考入,历经五育并举体育素质教育的同学,也有从外校考入,所受偏智育弱体育教育。样本包含6位同学,家庭条件普通。有两位同学A与B来自单亲家庭,两位成绩中等,体育能力普通的学生C与D。两位学生干部E与F。其中A,C,E来自于垚为学校初中部考入,B,D,F从外校考入。

研究表明,除了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之外,多元化的体育素质教育与拓展运动可以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0。在访谈和行为观察过程中,发现体育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抵抗抑郁和焦虑;也能提升学生的自制力、自主力;而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受过体育素质教育的同学多展现为更具有团队精神,善于沟通,部分同学领导意识增强,在一些团体体育活动中起到组织指挥协调的作用。

1.抵抗抑郁和焦虑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日益提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时代特征的压力,近年来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因未成年人抑郁症多发,情绪焦虑也引发一些悲剧性事件。体育素质教育在这方面起到了缓解的作用,适合学生广泛参与。在访谈中,A同学介绍自己从小自尊心强,学习刻苦,在班级成绩拔尖,平时除了学校的体育课程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家里要求严格,小学阶段力求各科满分,压力较大,好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安排丰富,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尤其是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动项目,很有趣,在活动中与同学交流增多,关系增进,心情就更加愉快了。B同学学习成绩也很优异,该同学在访谈中表示其母亲性格强势,打压式教育,小学初中阶段体育课往往被其他学科挤占,也没有体会过体育素质教育。由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关注在学习上,课间时间短,与同学之间来往较少,经常没来由得感到心情不好又无处发泄和排解只能默默消化。

2.提升学生个人自制力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儿童成长个体成长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和成年期,其中潜伏期是孩子学会克服自己的欲望与冲动,以适应社会生活。在此期间,如果父母过于纵容或苛刻,孩子可能在本能与规则之间找不到平衡点,导致自我调节失衡,自制力差。D同学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同学,成绩中等。该同学思维敏捷,逻辑性很强,但是他课堂上会经常走神或搞小动作,据笔者实验观察,这些行为表现该同学上课精力严重不集中。这位同学就是潜伏期没有顺利发展,同时后期缺乏机会去修正,导致自制力差。在访谈中,D同学在谈到体育课时表达了原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很少,基本都上文化课了,课外活动更少,节假日也是去补课。生活单调,心情烦闷,就找东西解闷。C同学成绩也是中等,是本校初中考入,与D不同的是,C自制力较强,做事具有主动性,C认为体育素质教育对他影响非常大,他说: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体育活动挺丰富的,除了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外,学校安排了很多难度不高的体育活动,比如太极球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紧张的学习压力得到释放,更有利于文化课的学习,也有劲头去主动计划和完成一些任务。

3.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垚为学校的体育教育涵盖面很广,每个班级会形成多种体育活动团队,在活动中增加同学们的交流合作机会,也削弱了单一竞技体育活动对团队凝聚力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0。访谈中,C同学在提到体育表演类项目的学习与训练中涉及大量的与同学协作过程,在运动中和周围同学之间形成了默契,使整个团队表演稳中有序。C同学说:我不擅长体育,但是我其实是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我很喜欢广播体操,集体舞,太极拳这样群体类的运动,在表演中和同学们的合作也让我们彼此很信任,也加深了我们的友谊。另外,在各种竞技和大型活动中,班级中能力较强者便在活动中担任组织者的角色。班干部E表示他曾是班级足球队的队长,后来随着年级升高虽然没有再去踢足球,但是在当时锻炼出来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他担任班级干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班级管理中,E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倾向于民主管理,效果很好;而常年担任班干部的F在管理中则缺乏群众基础,在一些班级事物中有时会因为班级的不同声音而感到为难,受到一些阻力。

结论: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心。长期坚持运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如耐心、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许多体育项目需要团队合作,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协作、沟通和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董鹏,于素梅.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厘定、策略探骊与误区规避〔J〕.体育学研究,2022,36(2):103-110.

[2]彭庆文,于天然《〈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时代意义、内容特征和践行路径——兼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走向〔J〕.体育学研究,2021,35(4):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