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探究
李杰
山东省邹平市黄山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邹平 256200
摘要:语文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为主,更侧重于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忽略了文学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创作、解析等层面缺乏一定的深入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篇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影响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因素,从而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素养;教学模式;
引言
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围绕他们进行内容设计,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对于初中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它涵盖的知识内容较为多样,教师应该挖掘它的文学内涵,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情感、价值以及文化,确保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并且就此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
1、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1.1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剖析的过程。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习惯于通过文章阅读的方式,对它的逻辑思路进行了解,明确所传达的主旨。但是对于文章来说,它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价值,包括语言的表达运用、思想情感的挥发等,这也是学生所欠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化现有的阅读理解,使其具有较强的鉴赏能力,可以从文章本身入手进行评价,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对文章情感进行对比,判断背后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2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思维是新时期教育体系下的重要教学目标,学生应该构建完善的语文学习框架,从语文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渗透。在文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它可以使得语文学习更加多元,不仅仅是对文章以及语言的分析,而是从它背后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入手,对更多的信息进行挖掘,同时将其与人的品格以及生活环境等结合到一起,可以从心理、精神上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影响。此外,在文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它可以对文学作品的主题以及艺术进行进一步的赏析,了解文化、历史与语文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其中的美感和价值,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2、初中语文教学中影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因素
2.1氛围因素
氛围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需要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其中,感受语文中包含的情感,并且随着语文知识不断变化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就目前来说,教师在课堂氛围的创设上缺乏一定的多样性,并没有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导致部分学生的兴趣不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在阅读中,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包括在环境、情境模式的创设上,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相应的真实感,这也是影响学生领悟文学价值、情感内涵的主要因素。
2.2缺乏一定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的观察和分析来看,虽然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文章中的文学价值有着一定的理解,但是却无法真正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平台和环境,缺乏写作与文学素养培养的有效融合额,导致学生的锻炼机会不多,不知道如何对文学素养进行合理的运用。此外,部分教师在写作目标的设置上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写作结构、写作主旨上有着不同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有着一定的阻碍,这是应该改正的问题。
3、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措施
3.1加强课堂氛围的创设
为了引导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到文学分析、文学鉴赏等环节,教师需要在文章阅读中创设相应的氛围,帮助学生快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其中。例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举办一场关于朗读的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比赛中充满感情、正确无误地朗读这一课文,通过比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课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营造出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氛围和环境中主动学习,提高文学素养。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更多的结合课本教学目标,开展相应活动,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2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文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将新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其中,同时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工具,通过多媒体等方式的应用,构建不同的情境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他们全新的体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古诗词《天净沙秋思》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寻找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音乐,让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入手,对诗词中的文学环境进行了解,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时,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分组合作的设计,由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提高合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文学交流的渠道和空间,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达到预期的目的。
3.3加强写作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素养的了解和运用,教师还应该做好写作方面的训练,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题目,由他们进行主观创作,给予学生更自主的思考空间。例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行引导学生学习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和手法运用,让学生通过模仿、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写作,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抒发出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让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能力上的积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学素养培养是促进学生整体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需要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从实践中对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加强课堂氛围的创设,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其中,如合作分组、情境设计等,同时做好写作训练,确保学生在文学素养能力上的提升,促进语文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苏文英.品读经典名著滋养文学素养--以初中语文名著《西游记》为例[J].启迪,2020(1):2.
[2]唐喜田.初中语文诗词赏析策略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00(014):P.1-1.
[3]刘其振.初中语文的"学讲方式"的开展探讨[J].文学少年,2020,000(016):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