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焊接技术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天其
郑州铁路技师学院 450041
摘要:基于中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文章以中职机械工程为切入点,对“工学结合”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期对中职焊接技术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提供理论性参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实现中职院校毕业生的“零距离”工作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焊接技术;工学一体化
前言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的科技结构也随之改变。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中职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现实要求。为此,近几年,各个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都在教育理念和模式上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尤其是对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一、中职焊接技术工学一体化的理念与目标
所谓的实训,按照不同的概念,可以将其分类,如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一般实习、专业实习等。教学实践可以按照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时间安排,分阶段、分批次、有序地进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践也可以是长期的。由于中职焊接技术更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用超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中职焊接技术的工学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工学一体化是一门在不脱离课堂理论教学的前提下,与实际的社会活动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行为力的一门复合综合性教学。工学一体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动手型人才,而与中职车身修复专业相结合,学生除了在学校中学习到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在学校的安排下,合理地参加与所学知识相对应的技能训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个人的技能水平。
二、中职焊接技术工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1.强化校企合作方式。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汽车生产厂家的沟通,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中职院校要为汽车生产厂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而汽车生产厂家则要给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训练场所,让他们可以到汽车生产厂家去实践,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模式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校与汽车企业进行了密切的联系,学校主要负责理论教学,而汽车企业则负责对实际操作进行辅助,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中职教学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因为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的掌握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素质达不到要求,那就需要在寒假和暑假里“补课”,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量和实践教学的技巧。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尽最大努力教好学生,提高整体汽车车身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师们也要以焊接技术的岗位要求为基础,对中职学生进行培养,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确保学生都是具有高专业素质的精英型人才。
3.开发授课教材,有效安排教学。不管学习的是哪一门课,课本都是很好的引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科书所包含的内容还远远不够完整,因此,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对教科书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不能仅仅只是将教科书中的内容讲出来,而是要及时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补充,在讲解理论的时候,还要适当地添加一些实际的经验,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同时,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实习岗位。即使教材可以覆盖全部的知识点,即使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完全地复述出来,但是仅仅拥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而没有实践的经验,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永远都不可能适应社会上的就业需求,更别说是成为一个社会中的服务型技能人才了。
4.转变授课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育的内容可以是固定的,但是教育的方式必须是与时代同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过时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工作需要。说实话,在此之前,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很落后,所以中职学校对于汽车方面的课程并不是很重视,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汽车方面的课程并不是很丰富,也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课程,老师们还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地讲课,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汽车方面的学习兴趣不高,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所以,中职教师一定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将学生当成教学的主角,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并与当前最新的授课知识相结合,敢于创新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授课、实践示范、小组实训等方式,在学习课堂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动脑筋,为努力成为社会急需人才和尖端车身修复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
5.健全评估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相关技能的特点和实施的方案,并将完善的理论知识融入日常的教学中。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要对考评机制进行优化,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操作性方面的比重,把整体评价改成阶段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掌握与之有关的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对专业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反思与执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结语
中职焊接技术的工学一体化不是一门简简单单的课程,职业学校和教师要敢于承担起重任,再加上随着汽车的增多,车身维修专业也会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一次完整的实训。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还处于探索和探索的阶段。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职与学校要积极重新出发,对中职焊接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改进,建立适合于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潘海洋.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9):217-218.
[2]覃晓.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化设计与教学实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