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作者

郑惠纯

博罗中等专业学校 5161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不断转型,会计行业也不例外。新技术的运用,在给会计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使会计教育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职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新的理念,学会运用新的教学工具,从系统管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创新教学形式。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为中职会计教学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在开展会计教学过程中,要从思想上重视信息化。信息化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会计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竞争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理念,将会计信息化和企业运营相结合。此外,信息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得会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也促使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增加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如会计信息化、计算机科学、数据库等,将这些知识和会计学的基础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整合教育资源

良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培训效率以及学生的就业能力。所谓教育资源,宏观上来讲指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校园内外部环境、学术水平等。首先,要调整学校师资力量配置,让真正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师资,并且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师资承担教学培训工作。其次,在学校师资有限的情况下,要多渠道引进优秀企业的人才,承担必要的教学任务,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再次,要加强校园实验室建设,特别是针对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够提前熟悉业务。最后,要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场所和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应对危机、解决危机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环境

在中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薄弱。然而对于会计这种实操性较强的学科来讲,学校模拟实验室建设存在不足,如账本和凭证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编制,这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严重脱节,越来越无法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培养的人才也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促进会计信息化教学至关重要。一要加大投入,特别是学校要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的投入,比如更新计算机信息系统,增加投影设备、先进的会计信息化设备等。二要加强各类实训室的建设,如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等。三要及时更新各类会计软件,特别是各类实训软件、电算化软件以及数据库,使其始终与现代企业的运行管理相匹配,让学生在操作时不至于与企业的需求脱钩。

四、创新教学手段: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1、信息技术赋能教师的“教”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积极寻找适合的信息教学手段,如将微课堂搬进企业,在企业实际场景中给学生展示会计实务;与企业展开线上教学合作,把企业的实际业务融进教学等。教师还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第二课堂,如使用社交媒体或专业的教学APP增加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互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等。信息技术为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空间,如教师可以开展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的“学”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易用的、便捷的学习工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甚至可以给他们布置作业、任务,用一定的教学激励手段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对现在流行的教学“财务云”的探索,让学生在“财务云”里体会、学习智能财务、财务大数据等最新的财务数字化服务。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展开研讨、竞赛、测评等,强化自主学习的效果。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的“学”,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成长,提高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3、虚拟仿真实务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实务教学平台对于实践教学意义重大,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会计实务教学平台建设,在校内打造出与会计岗位实际工作场景、工作流程高度接近的仿真教学平台,利用移动互联虚拟技术为学生创设会计业务场景,并且把最新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岗位细分、业务细分、流程细分对学生实施轮岗模拟实训,让学生真实感受会计岗位的业务内容,以此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实战”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会计专业教学的智能云平台

“云平台”现在已经在会计行业普及,“云会计”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智能云平台优化教学过程,一站式整合连麦互动、互动白板、聊天室、录制回放等场景功能,获得更好的线上教学效果,这也为开展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导师提供了更高效的渠道。学生可以自主登录云平台,体验智能化的会计业务,包括自动化票据数据采集与整理、财务报表一键生成、经济业务数据智能读取、税务智能申报等项目内容,了解最新的智能会计业务流程,为后期上岗打下基础。智能云平台会对学生在校体验现实工作情境、智能业务流程和进行虚拟化的模拟实训的成果进行自动批阅并生成分析报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并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五、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要在信息化教学中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遵循“课前预习(Preview)—课前测评(Try)—课堂学习(Learn)—实务训练(Assurance)—课后考试(Examination)”的 PTLAE 课堂教学流程来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线上布置向实际业务靠拢的导学内容,以预习任务驱动学生的前置学习。在课前测评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利用检测到的数据研判学情。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链接企业实务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解决学生的知识理解误区。在实务训练阶段,教师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或智能教学云平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顶岗模拟训练、小组合作学习、业务能力竞赛等活动,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后考试阶段,教师充分利用线上测评查漏补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进行在线辅导。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改革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理念,推动会计教学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人才,推动我国会计学科向信息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芳蕊.基于“互联网+”的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

[2]许立君.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职业,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