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基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提升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究

作者

王璇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顺河镇马场小学 234000

摘要:“双减”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班主任必须明确自身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人生态度,从而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健康、稳定的发展。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自我监控意识,这种心理特征对学科教学有很大影响,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恰当引导,就会对其将来更为长远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工作如何推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阶段;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管理

一、营造情境以增强学生自我监控意识

只有对自身能力有全面认识,才能在认识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才能对自己进行反省,从而实现对自身的监控与制约。小学生还在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自身行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监控意识,所以在这个时候,班主任的作用极为最重要,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清楚自身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内容,也要培养学生自信心,发挥学生长处,使学生能够产生自我监控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目标。小学生较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为此,班主任可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改变自己。

如,班主任可在班集体中定期举办班会,在班会开展前为学生发布一些任务,要求学生需在班会中讲述自身以往学习和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同时,描述以往成长过程中最为自豪的事情,浅谈自己对未来生活和学习的期许,为自己设立一个成长目标。此次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可明确学生,未来会定期在班会中考查学生进度,撰写这一阶段的成长和学习总结,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分析自己近期为达成目标遭遇的阻碍,并能够通过借鉴其他同学的成功经验,来完善自身能力。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实现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亦为培养学生自信心,在未来的班会中,班主任可选择进步最大和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与其他同学轮流分享、总结近期经验,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全班同学都能认识到每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也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但无论学习情况如何,每位学生都有着区别于他人的成长优势。

而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导致其自控能力有限,因此,班主任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挂上一棵“成长树”,然后将树枝分成八个小队,每一个小队学生都有相应的枝桠,或者在自身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就可以把一片树叶贴在自己树枝相应的位置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培养他们的人生、学习态度,增强其集体意识,让他们了解到,成长之树的“茁壮成长”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真正地认识到,只有人人都约束自身,才能让团队更加美好。

二、为学生提供自我监控机会,培养自我反思意识

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自我监控”是指培养学生在“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等方面的能力。在“双减”大背景下,班主任必须明确自身教育目标,强调学生主体性,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以此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从而有效地监控自身行为。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定期组织学生们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让他们记住自身所应遵循的行为尊则,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引导学生自律自身行为。为了营造一个平等、融洽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在班委集体做出决定后,他们要引导其他同学对班长进行监控,让他们有一种责任感,让他们知道,班级的一切都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为了维护班级荣誉,他们必须遵守纪律,而班委们也应起带头作用,恪守职责,承担起管理责任,带动整个班级健康成长。因为班委人数有限,导致很多同学无法参与到班级各项学习活动中,所以,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自信,强化他们的参与性,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班集体,可以采取班委轮换制,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阶段性成长。

三、以自我评价强化集体意识

正确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问题,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实际情况,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班主任和学生思维不一,因此。其看待问题的观点也会有很大差别,所以,除了班主任给予的基本评价之外,还需要组织同学们进行相互评价,最后再进行自我总结,分析自己目前所存在问题。从学生成长历程来看,自我评价并非自我否定,而是对前一阶段进行客观总结,从而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班主任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重视,把握评价尺度,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总结与归纳,从而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其自我监控能力。班主任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一帮一学习模式,由学习成绩较为优异或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水平较低或自我管控能力较弱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受到感染,感受集体热情,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这种模式可使相对内敛甚至自卑的学生能够受到感染,感受集体热情,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此外,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班主任职责,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适宜学习、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个性,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律、学会管理,从而实现自我监控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自控、自律的能力与习惯,帮助其逐步形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同时又不会压抑其身为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天性。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集体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其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高度的自我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育豪.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家长(上旬刊),2021(12):187-188.

[2]代景华,计艳楠,贾宁.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监控与监控他人的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7,37(6):525-530.

[3]王娇娇.以领导力培养促进小学生自我管理[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