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教学中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衔接策略
杨涛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中学 271200
摘要: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不同。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初高中的语文教师仅对自己执教学段课程标准较了解,对另一学段的课程标准就有些忽略了。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初高中知识衔接上往往会出现盲点纰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高中;语文衔接
一、初高中教师教学观念分析
1.教师要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加强理论学习
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与学生所希望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自学为主)有很大的差距,教学方法的陈旧从客观上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教轻学、教学脱节,客观上阻碍了教学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
2.稳定学生心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务必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法,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初高中语文衔接的必要性
一个人要适应一种学习方式和养成一种习惯很不容易,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方法去适应另外一种学习方式和习惯更加不容易。初中语文只有一本必修课本,教师围绕课本展开讲解,且学习时间相对宽裕,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指引较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授课速度较慢;而高中语文教学就不同了,教材分为选修与必修,学习时间很紧张,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轻描淡写,注重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除了课堂上的讲解,还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悟。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工作要重视引导学生尽快改变学习方式和习惯,保证学生尽快融入高中语文学习。
三、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面临的问题
1.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存在客观的差异,这是阅读教学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主要是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词句的语言环境和具体作用。而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则更加侧重于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了解文章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技巧,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心理状态存在差异
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表现出不适应的现象。这与校园环境、学业压力以及年龄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阶段学生大多选择就近学校学习,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怀比较多。而高中阶段大多数是住校学习的模式,学生缺少了家人的陪伴,加之高中阶段的高考压力等因素,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也是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大部分初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相对稳定,长期在不同学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两者对于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缺乏必要交流与沟通。这就造成了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相互独立、封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工作。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模式,对高中新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
4.学习兴趣低
学习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还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师生角色的变化。存在部分教师采用落后的教学模式,学生一般是被动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快乐,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造成了困难。
四、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1.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学生要进行摸底测试,而摸底测试的结果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太满意。而学生呢,却会觉得试题难度过大、考试时间不够用等。这个简单的摸底考试,对自己能否学习好语文起了怀疑。而老师会觉得学生的基础居然这么差,对学生略感失望。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回顾旧知,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虽然初中和高中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但这两个阶段是递进关系,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语文教材,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分别收录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文章;同一种题材的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收录。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来做好两个阶段的教学衔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文章来引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面对陌生的、难度加大的学习内容,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可以采取温故知新的策略,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3.思维能力衔接
初中阶段注重于学习基础知识,没有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起重视。进而高中阶段,则更加侧重于学生应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衔接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进而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4.学习方法衔接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教学方式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结语
作为初高中语文教师,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是义不容辞的,如果这个衔接是“无缝对接”,那么以后的语文学习将会是青云直上。所以这个衔接工作需要师生一起研讨,一起努力。相信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教法上改进,方法上多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洪国慧.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贾思琪.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