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探究
于洋 李启涛通讯作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摘要:北大荒精神是由北大荒人拓荒实践产生的。70年来北大荒人在艰苦的实践中创造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指导着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奋发进取。其历史价值超越了时空限制,指引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进的方向,始终闪烁着耀眼的时代光辉。
一、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任何文化、任何精神成果,都来自实践,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活动。”[1]北大荒精神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于解放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辽河以北、大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工作中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奋发向前、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伟大的北大荒精神源于北大荒人的历史创造。
(一)、萌芽时期(1947年-1954年):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转向战略反攻阶段,为解决前线紧缺的粮食问题,广大的人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在荒原建设中升起军垦的旗帜,掀开了北大荒开垦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2]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倡导下,大规模的东北农业开发运动于1954年启动。在这一时期,大批干部、技术人员和劳动者去往东北地区进行农业开垦和生产建设。王震将军率十万多转业官兵、大批知识青年、地方干部和农民们上荒山,下沼泽。面对广袤的荒漠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他们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进行土地改革、农田开垦、春耕秋收等各项工作。一支支垦荒队伍愣是将穷山恶水荆棘密布的莽原之地开垦出来,掀起了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由此开创了广阔荒原上的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为北大荒的农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刻的开荒,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北大荒。但这一时期艰苦奋斗的开荒经验为后期大规模开发北大荒提供了有力的借鉴。故此,拉开了真正意义上开发北大荒的序幕。
以转业官兵为主体的第一代北大荒人是黑龙江垦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拉开了建设北大荒垦区波澜壮阔的帷幕,也成为北大荒精神的开创者和践行者。
(二)、形成时期(1956年-1978年):
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共同凝结而成的集体精神。在建设时期基础上,北大荒进一步发展壮大。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全国知识青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北大荒。这些知识青年踊跃投身于北大荒的建设中,用汗水与奋斗将拳拳之心转化为实干实绩,为北大荒建设添砖加瓦、铺路架桥。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来自祖国各地,为垦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弥补了垦区人力资源上的不足,为垦区带来了高技术人才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助力了垦区的发展。
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第二代北大荒人,为黑龙江垦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黑土地上谱写着时代的华章,丰富和发展了第一代北大荒人所开创的北大荒精神。
(三)、成熟时期(1979年-1999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面展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作为复转官兵和支边青年子女的第三代北大荒人成长起来。第三代北大荒的建设者,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北大荒建设前辈的儿女,受到了父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他们肩负起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光荣使命,填补了知识青年离开后垦区各项事业空白,迅速成为北大荒垦区的骨干力量。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提速,第三代北大荒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机遇,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科学地制定了新时期垦区战略转折的相关措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北大荒现代化建设道路。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逐渐多元化,大规模农业企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同时,注重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提升了垦区农业生产水平,使粮食产量、农业技术、产品销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把“北大荒”真正建成了“北大仓”。
第三代北大荒人是北大荒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者与弘扬者,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了北大荒建设事业之中,为北大荒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四)、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北大荒精神是在北大荒开垦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精神风貌,它的形成形成具有区域的特定性,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时代的特殊性,是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精神财富。它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一代代北大荒人传承下来的创业精神。在农业创新与技术推广中,北大荒精神指引并鼓励农业从业者勇于探索和尝试,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蓝图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时期,党中央对弘扬北大荒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望。这必将极大地鼓舞北大荒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也必将极大地丰富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二、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北大荒精神是推动黑龙江发展的源泉
物质决定意识,实践产生精神。北大荒开垦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历经三代北大荒人辛勤劳作。第⼀代北⼤荒⼈开创了北⼤荒精神,第⼆代北⼤荒⼈丰富和发 展了北⼤荒精神,第三代北⼤荒⼈深化了北⼤荒精神。[5]三代北大荒人不仅将亘古荒原建设成了万亩良田,充分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对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所创造并凝结而成的北大荒精神既激励着新时代北大荒人砥砺前行,还鼓舞着龙江儿女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在其后的艰苦岁月中,经过丰富、发展、深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北大荒精神。
方向决定道路,精神指导实践。北大荒精神作为黑龙江精神的杰出代表,鼓舞激发着黑龙江人民内在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动力,更成为了黑龙江地区全面振兴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黑龙江考察调研,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擘画蓝图,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3]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机遇下,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北大荒精神,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战胜风险挑战;以勇于进取的行为准则把握历史机遇;以顾全大局的意志品格牢记使命担当;以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贡献青春力量。
(二)、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人继续奋斗的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4]在北大荒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北大荒精神促进了龙江人内部团队的合作与坚持,鼓励人们保持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北大荒精神指引龙江人民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它鼓励龙江人勇于应对农业发展中的挑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新的时期,人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龙江人民的精神支柱,激发龙江人民实干兴邦的内在动力。
(三)、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
伟大目标北大荒人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光荣使命,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建设北大荒。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没有退缩,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们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国人民谋复兴,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开发建设北大荒。如今的北大荒已变成祖国的大粮仓,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党的领导下北大荒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北大荒人所创造的北大荒精神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还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厚植北大荒人的家国情怀,赓续北大荒精神,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拓荒人”,续写新的“拓荒故事”。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北大荒精神是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逐渐发展、成熟、继承起来的精神。北大荒精神不仅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发挥了作用,在今天北大荒精神也指引着中国人民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5]何强,韩玉影.北大荒精神历史流变与时代价值考论[J].理论观察,2016,No.120(06):41-42.
[2]吴小林.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探究[J].大学,2021,No.495(01):38-39.
[3]本报评论员.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 全力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N].东营日报,2019-10-31.(001).
[4]郭思元.北大荒精神时代价值探究[J].中国农垦,2023,No.616(0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