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赛事组织工作的探究
肖霞
重庆科技馆 重庆 400024
摘要:本文以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赛区)比赛为例,通过对赛事组织工作的分析探究,探索如何扩大赛事的参与面和影响力,提升赛事参赛人员的成绩,提出发挥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合力、多频次多维度培训工作、重视全媒体参与宣传推广、强化赛事服务工作等措施,归纳出提前规划准备、强化沟通协调、重视人员培训、做好应急预案等后期改进方向,为赛事组织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字:赛事组织;培训;宣传;服务
1.背景
随着我国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调,以及对STEM、探究式学习等理念和方式的讨论和推广,面向青少年的科技竞赛为成为科普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组织形式。这些科技竞赛不同于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赛事,其本质属于教育活动,根本目标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合作意识等,培养青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及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活动,激发广大青年学习、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展示科技教育成果,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2.基本情况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作为一项面向青年学生的全国性科普赛事,2022年8月入选教育部拟定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动员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实践,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开展8届,全国累计参赛人数超过32万人,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重庆赛区比赛由市科协主办,重庆科技馆承办。重庆科技馆落实好赛事的策划、组织、协调与开展等工作,精准服务全广市大青年和科技辅导员需求,为全市参赛选手搭建平台,促进科学素质提升。大赛含智慧社区和未来太空车两个命题,分为中学组和大学组,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赛区)比赛于2月正式启动,经过推广培训、参赛报名、初赛、复赛、决赛等阶段,历时近7个月,累计发动65所学校,近900支队伍,823件作品报名参赛。4支队伍代表重庆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取得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及最佳技术奖、最佳应用奖2个单项奖的好成绩。
3.亮点做法
一是注重发挥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合力,助力赛事组织规模有效提升。坚持以赛事组织为抓手,依托流动科普设施阵地,积极发动大足、江津、秀山等区县科技馆参与赛事组织,同时,在酉阳县渤海初级中学、涪陵外国语学校,设立大赛专场体验交流活动, 安排专人对接指导、开展赛事培训并免费配发材料包,赛事辐射重庆23个区县,是重庆赛区4年来参赛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也为赛事顺利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注重开展多频次多维度培训工作,助力赛事团队成绩提高。高度重视赛事培训工作,运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在初赛、复赛、决赛等关键节点组织开展赛事规则解读培训,主动走进校园开展赛事专题培训等实战类培训,利用命题说明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理论方法技巧类培训。累计培训16次,受众近62000人次,为重庆赛区4届大赛以来培训力度最大的一次,为参赛成绩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是高度重视全媒体参与宣传推广,助力形成赛事宣传“一张网”。充分发挥全媒体参与科普宣传的优势,依托人民网、新华网、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赛事启动和复赛进行实时宣传;充分调动重庆市渝北区教委、秀山县科协、大足科技馆、西南大学等参赛相关单位的宣传媒介,打造赛事宣传“一张网”模式,形成多点宣传;利用自有媒体优势,在科技馆官网开设大赛专栏,进行全过程分阶段的宣传报道。。
四是注重强化赛事服务工作,为赛事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组建成立赛事专班,对标赛事进程,打表打卡推进工作,加强与参赛单位的联动协作,建立赛事工作联络群,设置专人专班全天待命,做好赛事答疑。创新赛区赛事服务工作,通过策划历届赛事回顾系列工作、开展赛区工作交流会等方式,收集赛事组织意见建议。在决赛备赛参赛方面,组织开展模拟答辩、心理疏导和比赛技巧指导等突击训练,保证赛前有要求有演练,赛后有鼓励有总结,保障赛事顺利开展。
4、改进方向
赛事组织工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细节,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完善且有序的赛事统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提出以下改进方向。
1.提前规划准备。任何赛事组织工作都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准备,包括场地选择、设备准备、人员分工等。如果任何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位,可能导致赛事无法顺利进行或者效果不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前期的准备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都能按时完成。
2.强化沟通协调。赛事组织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协作,沟通协调能力至关重要。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影响赛事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确保各方能够顺畅地完成任务。
3.重视人员培训。赛事组织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培训,可能导致赛事出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4.做好应急预案。赛事组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如果没有应急预案,可能导致赛事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
总之,赛事工作为我市青少年开展探究性、启发性、创新性学习及科学实践搭建创新平台,通过举办科技竞赛这一有效手段促进青少年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原理,以赛促学,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博,左超.兼顾参与性和竞技性的科技竞赛组织策划[J].科技视界, 20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