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
娄飞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225200
摘要:阅读教学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教材中所提及的符号、图形等抽象元素进行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导向下,积极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人们对于阅读的认识主要局限于语文课程上,很少将阅读与其他课程进行关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更加广泛,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模块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使得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阅读教学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意义入手,尝试提出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题目的阅读和理解是顺利完成解答过程的重要基础。为此,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基础之上才能透彻地解读题目,从而理清题目中的对应关系以及前提条件,进而才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常来说,学生要想精准地找到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应该在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然后再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此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进而为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繁杂,有些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有些课后习题也较为复杂,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提前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难以找到解题的方法。而开展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解题之前对题目的思路进行理清,进而找到答题的基本要素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教材为依据积极推进阅读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积极推进阅读教学,以此拓展学生的数学眼界,进而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教师围绕教材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应该从教材中优选适合开展阅读教学的内容,以此引导学生的数学阅读。同时,教师在选择教材中的阅读素材时,要巧妙地融入相关习题,并以此为示范或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根据示例激发数学思维[2]。当然对于教师来说,不同的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设计不尽相同,在利用教材的角度也存在差异。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可以选择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一模块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圆周率的相关历史资料和信息,进而探索与祖冲之有关的故事。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拓展,从而构建相应的数学知识结构。
此外,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教师不能偏离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而突出娱乐性的倾向,这样就会丧失数学课程的本质;同时,教师也要预防过度数学化的模式,不能将数学阅读变成可有可无的模块。为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数学课程的特点,也要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数学课程与学生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撑。
(二)融入生活元素开发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要将学生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在生活上的思考与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存在关联性的。借助生活素材的引入,能够对阅读教学进行深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3]。此外,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生活素材的融入,有些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融合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没有找到二者之间的连接点。因此,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元素对数学阅读教学进行开发,这样才能让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的阅读教学进行结合,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教师围绕学生的生活搭建数学阅读教学的框架和内容,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生活元素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可以围绕教材内容设计有关圆周率的阅读主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探索圆周率的实际运用,从而感知圆周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圆周率的内容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圆周率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很多运用,特别是工程软件、保密等方面,这些也可以搭建桥梁,让学生对圆周率的认知进行拓展,从而全面认识圆周率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融入生活元素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始终坚持大数学观的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从阅读的角度突破传统数学学习的束缚。然后再从各种文本资料中找到与生活连接的更为广泛的方式。不难看出,生活不仅是数学课程持续创新和开发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是数学阅读课程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究生活元素,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4]。
(三)依托教学活动强化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各种教学活动始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方式。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包括与身体有关的活动,也包括与学生思维有关的活动。依托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阅读教学进行深度开发。同时,借助教学活动开展阅读教学,也是对阅读教学的重要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5]。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开发出与历史、生活有关的元素,这样能够有助于拓展阅读教学的范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滚圆法、绕圆法等模式对圆的周长进行探究,进而引导学生算出圆的周长以及圆的直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会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思考,进而激发其自身的探究欲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一旦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那么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在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相应地调动起来。为此,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中找到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措施,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当然,小学数学教师在围绕教学活动探究阅读教学策略时,还应该重视各种教学活动的配合和协调,在实际教学中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水平[6]。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和创新。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数学深度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此外,数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数学课程的价值全面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蔡素贞.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2023(05):5-7.
[2]费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J].教育界,2022(20):26-28.
[3]周建.阅读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价值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12):21.
[4]杨惠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0(16):50-51.
[5]曹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四步阅读教学模式[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0):21-23+51.
[6]杨梅芬.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