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竹竿舞引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实践意义

作者

麦影彤

东源县实验中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000

摘要:在当今社会,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广,开发和运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要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竹竿舞引入体育课堂教学是时代所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竹竿舞;体育课堂;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竹竿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已被我国列为非特质文化遗产。学校开展竹竿舞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发展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在学校里,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1.竹竿舞的特点

1.1竹竿舞具有趣味性和群众性

“跳竹竿”、“跳柴”,又称黎族竹竿舞,是一种充满民族风情的健康活动,它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趣味,可以唤醒学生的热情,它轻盈的脚步和愉悦的节拍,使它更加容易被学校教师所接受,从而推广到体育课堂上。竹竿舞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它的节奏欢快,动作简单易学,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情。不论是年龄大小,都可以参与其中。此外,竹竿舞的规则灵活,参与者可以尽情发挥,因此它在群众中很受欢迎。通过学习竹竿舞,学生们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1.2经济实用

体育设施和设施的完善与维护,以及合理的使用,是保证体育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竹竿舞的设施相对简单,能够满足许多学校的需求,同时符合新的教学标准。此外,竹竿舞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竹竿舞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而且还具备更多的创新性。它不仅仅是通过使用标准的竹竿来表演,还能够通过搭配适当的音乐来增加节奏感,并且由于其场地和器材的简单,使得它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体育活动。

1.3健身价值

竹竿舞最早被认定性为一种体育舞蹈,具有有效的健康功效。它的运动强度可以调控,适合男女老少,可以通过多种动作活动和技巧达到放松身心,强健身体的作用;各式各样的跳跃可以有效活动下肢关节,增强学生的腿部肌肉活动力度,带动全身的肌肉得到有效锻炼;在跳竹竿时可以使参与人员适当的心跳加快,扩大肺活量,增强心肌的力量,使人的心肺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使身心健康发展。

2.竹竿舞进入体育课程中实践

2.1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义务教育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中传统体育项目内容进行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跳竹竿时打竿者需要按照一定节奏敲击竹竿,有“开—合”和“开开—合合”等基本节奏。根据这些基本节奏的舞步有“平步”“磨刀步”和“搓绳小步”等。熟练掌握基本舞步和节奏后,可以加上转身、转圈与同伴手拉手共同过竿等动作,或挑战更复杂的舞步和节奏。与同共探讨创编各种动作,体验竹竿舞带来的乐趣。

2.2发展学生体能

在竹竿舞教学中,对体能的提升作用很大,也是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教学的重点之一,有很多和体能学练结合点。如学生要根据舞动的竹竿和音乐节奏去调整自己的步伐,还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抖动竹竿需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手臂力量,打击竿和向上抬竿锻炼了学生的二头肌力量、小臂的肌肉力量和三角肌的力量。竹竿的摆动会带来场上局面的不断变化,这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位移速度。学生在竹竿之间的不断跳跃,能锻炼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弹跳能力。所以,通过竹竿舞教学,提升的不仅是学生跳竹竿舞的能力,也是对学生体能的全面培养。

2.3提升学生的创造性

当我们将竹竿舞纳入体育课程时,老师应该多组织一些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的游戏活动,一起探究竹竿舞的教学方法,并且与学生一起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够持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竹竿舞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竹竿舞的引入体育课堂的意义

3.1优化体育活动

竹竿舞是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在体育课堂中引入竹竿舞是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与现化体育运动的结合。学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在体育课堂、社团、大型体育活动中引入竹竿舞,使学生了解竹竿舞,享受竹竿舞运动带来的乐趣。将竹竿舞运动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竹竿舞的运动特点,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练,根据音乐节奏在竹竿间来回跳跃,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增加下肢柔韧性和肌肉力量,还能增强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2促进团队协作

竹竿舞需要团队协作,表演人数8-12人,打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迅速敏捷地进出跳跃,还要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它要求参与者进行一定的节奏训练,掌握身体的平衡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所长,打竿者与跳舞者互相配合,动作与音乐相结合,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3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由于许多地区和民族的学生逐渐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脱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已成为许多学校的选修课。在体育课程中引入竹竿舞运动,可以让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民间体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更能够有效地维护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和睦与团结,让他们更加热爱当地的优秀文化遗产,从而推动当地的传统体育和文化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把竹竿舞运动引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中,不仅可以发挥出它独特的简单易学、趣味性和健身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内涵价值。它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体能,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此外,竹竿舞可以优化体育活动,促进团队合作,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何青山.竹竿舞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16(0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