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

杜莉

朱家铺镇中学 415912

摘要:在新时期的小学义务教学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而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也应当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坚持主体性、多元化等原则,以此来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优化,实现各个数学知识点的有效衔接。本文就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结合人教版教材,提出一定的教学策略,旨在能够为一线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引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相关意见,针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校方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核心素养发展体系以及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与任务,改善学科教学功能。而数学学科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迎合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而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学生长远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根据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来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主要体现在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集合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一)主体性

主体性指的是推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发挥组织引导与合作的功能。因此小学数学应当全面贯彻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坚持主体性原则,可以结合小组学习模式,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自主解决数学问题,让其能够在掌握课堂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方法技能,同时也能够取长补短,进一步渗透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教学方法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习阶段来进行灵活调整。基于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使用不同该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形成发散与创新思维,锻炼小学生的基础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预习任务设计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质疑,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结合观察、实践等活动来设计课前任务,让学生们进行知识探索,而教师则需要督促学生自主完成观察任务,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任务学习素材,并要求学生们观察身边物体,通过简笔画的方式,将其图形画下来,了解图形形状,以此来逐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并引出关于图形形状的数学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能够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充满期待。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开展数学知识教学的关键阵地,师生之间需要实施进行交流对话,帮助学生们解答学习疑惑,以此来保障整体教学效果。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学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导致学生课堂地位相对被动,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核心素养目标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因此教师应当遵循主体性与多样化的教学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多功能情境,通过较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来调动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背景下感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积极发现并分析数学问题,探究其解决途径,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保障其课堂教学体验。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数的初步认知》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积累数学知识经验。例如教师可使用购物小票、包装、价格标签等,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上面的数字,以此来初步认知到小数,培养其数感以及量感,进而带领学生们逐步形成数据意识。

(三)合理设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环节。而在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下,教师也应当确保课后作业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尽量避免统一化的书面作业形式,应当以分层作业设计或者开放性的实践作业为主,满足学生们的自主学习需求,减轻课业负担,以保障知识巩固与延伸效果。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为例,教师可采用分层设计的方式来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应当减少基础训练内容的比例,适当为其增加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或者增设一定的应用题目,以此来锻炼其应用实践与思维逻辑能力。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当相反,着重锻炼其基础知识,避免其产生畏惧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也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需求。因此小学生应当明确其教学目标,遵循主体性与多元化的教学原则,从课前、课堂教学、课后等不同环节着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以保障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红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操作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32):28-30.

[2]李国强,苗珠珠.理性思维培养: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1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