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胡春红

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 402360

摘要:班主任是小学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领路人,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具体管理时,教师不能过于盲目,而是要巧妙运用沟通意识,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班级管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与管理,是成就一个班级成员个性发展、提升班级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沟通艺术是一种重要的应用策略。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张与家长、同学之间的沟通,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从而为之提供更好的指导和辅导。对班主任来说,有效地沟通不仅能够增强与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动力,为班级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沟通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突破学生畏惧心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班主任存在畏惧心理,因为其认为班主任是严肃的,而不是平易近人的,所以即便自己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很少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同时,班主任并未将学生的意见及心里想法重视起来,且在学生犯错后会直接予以批评,所以,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也不再信任班主任。因此,在进行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时,班主任需要尽可能增多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消除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会愿意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及沟通。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班主任身兼数职,管理方法有限。小学班主任多身兼数职,比如班主任、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任课教师、德育教师、劳动教师等,因为担任的工作较多,导致班主任很难集中精力或是有足够的时间实施班级管理。此时的班级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学生因缺乏管理而出现松散学习表现,学习质量下降,班级管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更加不利于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因常在一处工作、开展教学活动,缺乏自我提升和外出学习机会,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办法有限,且这些管理办法多过时落后,很难帮助班主任达到管理目的。比如,在安全教育中,班主任常采取说教式管理方法,叮嘱学生远离危险,而对常见危险对学生生命安全的威胁和造成的影响多以语言介绍,难以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以致安全教育形式大于实质,难以起效。

三、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把握沟通形式的差异性

区分个别沟通与群体沟通。群体沟通是针对班集体的集中式沟通,其优点为效率高、示范性强,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产生积极的效果。个别沟通是班主任与小学生的私下面对面沟通,排除了其他学生的影响,因此个别沟通往往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更为强烈,因为学生需要单独面对班主任。显然,这两种沟通方式的应用场景存在一定的差异。班主任在纠正学生行为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选择个别沟通或者群体沟通形式。如果学生性格内向,情绪较为敏感,可采用个别沟通的方式,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指出学生的错误,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等,可采用集体沟通的形式,以便对全班学生产生作用。

(二)优化班级管理理念,提高师生沟通水平

优化班级管理理念,提高师生沟通水平,有利于班级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班主任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同时,要注重班级模式的改变,让学生在更积极的氛围下发展,更好地实现班级潜力的发挥。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及时反馈的方式来调整管理策略,确保针对性更强且更可行。此外,班主任需要运用多种沟通技巧或工具,如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家长会的组织和安排等,不断寻找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和途径,在师生之间建立更加友好、自由和平等的交流氛围。同时,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或工具,如微信、QQ等,及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和交流顺畅,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水平。班主任要认识到沟通是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带着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学生每一个声音,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班主任可以积极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管理目的,使学生自觉把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融合在一起。

(三)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

教师在运用沟通艺术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建设,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教师的沟通艺术才能有用武之地,并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同时还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达到最佳的班级管理效果。教师在运用沟通艺术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恰当的沟通方式和方法。首先,教师应针对近阶段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学生问题,构建一个适当的环境,然后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身的想法。例如,教师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是开展班会的形式,让每一名学生畅所欲言,最大限度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学生可以没有任何阻碍和困扰、自然而然地表达一些自身的想法和建议,而教师也可以主动询问学生,让学生就班级管理发表自身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千篇一律地运用一种沟通方式或者是技巧,而是要将多元化的方式应用进来。

结束语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小学班级管理的主体为学生,而小学生尚处于个性、心理的初期发展阶段,其情绪稳定性、分寸感、自我把控能力都相对较差,这对班主任的沟通艺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班主任应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方法,包括找到正确的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持公平公正、把握不同沟通形式的差异性、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沟通媒介等,从而有效开展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兴臻.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艺术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12):261-262.

[2]张文波,张强.小学班级管理家校沟通艺术探讨[J].中国教师,2019,(S2):176-177.

[3]梁俊.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下),2019,(10):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