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杨素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
摘要: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设计多元化的情境,以情境熏陶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从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等角度,探讨情境教学的有效方式,给初中化学教师打造高质量课堂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使用情境这一元素,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要摆脱对教材的依赖,要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借助情境这一元素活化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将教育情境融入教学内容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改变师生的角色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情境教学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体会化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应用水平,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当前化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过于生硬,或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现成的教案,并未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加以优化调整,导致情境的创设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在后续的时间内加以针对性的调整。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情境的种类较为单一,以一问一答的方式为主,这种情境模式较为简单,虽能优化教学氛围,但单一的情境会让学生产生负面的感知体验,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推动教学创新,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部分教师使用情境后,并未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立足学情,从故事、生活、实验、问题等角度阐述情境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设计故事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生动有趣的化学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他们对化学学科的枯燥的印象。很多学生对化学学科具有负面的感知体验,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引入有趣的故事,能优化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围绕教学内容,以故事的方式导入,能促进学生对故事中蕴含化学知识的挖掘,能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设计生活情境,提升实践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学科实践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设计生活情境时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结合课堂的教学知识点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生活情境,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教师要从生活中的奇闻异事入手,引导学生站在化学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生活现象。如在学习沪教版九上“常见的化学现象——燃烧”内容时,教师以生活中的趣味事件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老人常说的“鬼火”现象,即晚上坟地经常会出现“鬼火”,学生尝试解读这些现象,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教师可以提出“鬼火”其实是白磷自燃现象,并向学生讲述白磷的特点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为何坟地周围会出现白磷。教师以趣味性的情境调动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兴趣,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述《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故事,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代入到曹军的指挥官,让他们谈一谈面临火攻后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灭火。
三、设计实验情境,促进知识内化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教材中的实验创设情境,为学生探索提供明确的指引,让他们掌握实验中的每个环节内容,让他们有了自主思考与分析的空间,能积极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能让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沪教版九上“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加热高猛酸钾生成氧气,接着向学生讲述整个实验的步骤,让他们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在水槽中装有集气瓶、加热试管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并做好收尾工作。学生在实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动态的监督观察,让实验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设计问题情境,引发深度思考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借助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能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强化观察引导,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的探索指向,让他们按自己的预设好的思路,能逐步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从而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课堂。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思考、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而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学习沪教版九上“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空气,但空气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我们如何去验证空气的存在?此时学生的思维变得很活跃,大家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让大家说说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有学生说出了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并且运用呼吸、燃烧、露水等日常现象加以佐证。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让学生说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我们该如何测定?有学生提出运用燃烧的方式去测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验,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索,能促进学生的分析交流,促进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能促进化学课堂的优化,能为教学创新指明方向。我们初中化学教师要提升自身情境教学的水平,并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能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能增进学生的情境体验,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高质量教学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军成.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
[2]杨香涛.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23).
[3]彭德高.以“发展创造力”为导向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J].华夏教师,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