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吴菲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215200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课堂建设,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质量,是目前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尤其是对于没有形成数学思维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压力和难度都很大。因此小学数学知识相对简单,甚至可以通过生活观察得到部分的小学数学结论。但是因为限于具体条件,教师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感受生活情境来学习知识。所以学具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生活场景给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学具的应用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在新课程背景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学生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有必要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从而进一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之下需要不断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不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不足,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目标的优化进一步实现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此,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局限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导致现代教育理念无法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影响了素质教育效果。比如,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融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等理念落实不到位,分层教学、合作探究等现代教学方法缺乏有效应用,从而很难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缺乏相应的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根据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教学观念已经进行更新,但就当前教学活动来看,还有很多教师仍按照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因此,就未能获得相应的教学体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未能与相关知识内容结合起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教学方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仍缺乏有效性。在没有教学课件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内容时的体验感不强,在长期如此单一的教学方式下无法获得突破,对以后的学习也无法提供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可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上都获得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学校也要加大在信息化教学设备建设方面的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并邀请信息化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或相关学者为老教师提供专门培训,也可实施“师徒搭配制”,使信息素养水平较弱的教师获得一对一培训机会。此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创新性,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白板上向学生播放《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由于天气炎热,唐僧让猪八戒去找水喝,猪八戒发现了一片瓜田,可把他高兴坏了。教师进而可出示数学问题,猪八戒一共摘了16个西瓜,在路上吃掉了5个西瓜,他能带回去几个西瓜?在有趣的动画视频引导下,学生能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来进行问题解决,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再如,学习几何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运用3D技术向学生呈现立体化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掌握效果。
(二)开展课堂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各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很难确保教学质量,不仅不利于学生们的自主思考,也会导致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各个小组的学习能力水平来分配相应难度的数学问题,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小组则可以让其带领基础较差的小组来进行辅导,进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提升其合作意识水平。例如《数学广角—鸽巢问题》,这一章节需要学生们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及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体验、猜测、实践、推理等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渗透。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让学习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基础薄弱的同学进行实践操作,发现其中的规律,逐步掌握鸽巢问题的核心原理,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还需要在
数学课堂中积极落实数学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现实、多样以及有趣的,而探索性学习活动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又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锻炼知识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会涉及许多知识点,而每一个数学知识点以及数学问题都能够从情境当中引出,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情境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借助生活与数学的经验,加上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保证数学课堂效果提升,保证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J].科幻画报,2019(04):337-338.
[2]连建科.如何利用微课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J].智力,2018(11):121-123.
[3]胡永玲.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