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浅析新形势下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

作者

高睿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3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台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和形式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来自新媒体的兴起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同时也为电视台新闻节目带来了与新媒体融合的机会。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电视台新闻节目及其发展现状,分享一个成功案例——湖南广电成功打造的新闻微短剧《普利桥种粮记》,并提出新形势下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电视台新闻节目;新媒体;成功案例;融合路径

一.电视台新闻节目及其发展现状

电视新闻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充当着人们的耳目喉舌的角色,控制着社会舆论的走向,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电视台可以很好地满足大众对资讯的需求,但伴随信息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介的出现,其自身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由于传统的传播模式的影响,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时效性方面与传统的新媒体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根据CSM的统计,在2022年1-10月份,《新闻联播》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收视率达到了30%,每天的收看人数达到了一亿两千万,从大屏幕到新媒体的小屏幕,节目在多个渠道上的传播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例如,《新闻联播》于2022年推出了《追随总书记的脚步》、《走进县域看发展》、《在希望的原野上》等30多个专题,涵盖了国内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展现了十八大以来国家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变化,总播放量超过了2.8亿人次。其中,“追随总书记的脚步”和“解码十年”分别有2亿5400万和3亿6000万人次。与此同时,为了对党的二十大进行宣传和报道,主流媒体将短视频、微电影、H5、小游戏等表达形式进行了充分利用,将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生动呈现,并折射出大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中国财经媒体协会的一员,新华网以“二十大”为主题,结合XR等科技手段,以“十年”为题材,制作了一组具有创新性的短片《这十年,那些难忘的奋斗故事》;央广网的《大时代》专题报道,以典型案例和数字为证,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地讲述了这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和成就,点击量超过了30亿次,这是一部很有时效性的纪录片。同时,电视上的新闻节目也会在次日的新闻时段对首相的讲话作出解释。

二.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

创新探索:从电视到短视频,湖南广电成功打造主旋律微短剧《普利桥种粮记》

背景介绍: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再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要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在此前一段时间里,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一些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将部分农田种植了经济作物。在现行政策大背景下,这些地方面临如何处理种植结构调整的问题?是一个深刻的现实矛盾。

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当地政府计划将1200亩一般性耕地从瓜蒌地改种水稻。为此,《普利桥种粮记》以改种这一题材,政府改种工作不搞一刀切,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好农民权益的“改种”过程,确定为节目制作方向。

拍摄过程中,制作团队跟踪拍摄整个种植过程,记录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困惑、艰辛和尝试,以及农民的期待与挑战。同时,湖南广电在迎接受众观看平台转移的挑战中,积极探索创新方向。他们将传统的电视专题内容以短篇幅、快节奏、强刺激、密集悬念的微短剧形式进行创作,并加入时尚网感的包装,这种创新是对当前创作模式的思考和破题尝试。

创作思路与目标:湖南广电希望将深入社会真实矛盾中的主旋律故事转化为短视频的优质表达,将微短剧的形式与主旋律内容相结合。他们相信,观众在哪里,他们的声音画面就应该在哪里。另外,作为主流媒体,短视频和微短剧应该成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载体,每个舆论阵地都不应该被放弃。

实践过程和成果:湖南广电联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在冷水滩区组建了一个6人团队,深入农村拍摄改种工作。拍摄过程中,他们吃住在村里,连续跟拍农忙时节,拍摄素材量总计超过3000GB,时长近200个小时。制作了三季共28集的新闻系列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亿次,创造了湖南台新闻节目线上播放量的历史新高。

创作挑战与优势:与网络微短剧相比,湖南广电所做的新闻微短剧路径更加艰辛,因为他们所拍摄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没有剧本、没有台词,角色全部是素人。同时,为了呈现电视剧的效果,他们只能扎扎实实多拍,根据实际发生的场景进行剪辑。没有摆拍和导演的干预,但他们通过精心制作和深挖故事的能力,成功打造出令观众满意的作品。

案例小结与展望:湖南广电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跳出熟悉的创作模式,积极拥抱互联网,并在短视频领域以真实生活中的主旋律题材与其他类型的微短剧竞争,希望为观众提供一种多样的内容选择,以超越“爽剧”的收视茧房。他们相信,作为主流媒体,他们有政策解读能力、资源调动能力以及音视频制作能力方面的优势,可以与自媒体形成有益竞争。

三.新形势下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途径

(一)建立属于电视台的官方互联网平台

(1)实时性和定期性结合,促进电视台新闻节目直播化

电视台应建立实时性强、互动性高的官方互联网平台,通过直播模式,将新闻节目同步在线上进行播放。观众可以随时观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主持人、嘉宾进行互动,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参与感,提升用户体验。

(2)拓展电视台新闻信息的新功能

电视台的官方互联网平台还可以提供一些新功能,如新闻搜索、新闻推荐、新闻评论等,观众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找到感兴趣的新闻,通过推荐功能获取个性化的新闻推送。同时,观众还可以参与新闻评论,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二)加强新闻报道的连续性和趣味性

(1)打造多平台连播模式

电视台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在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后,将节目内容推送到新媒体平台,实现多平台连播。同时,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平板等不同设备随时随地观看新闻节目,增强连续性。

(2)制作趣味性的短视频和图文报道

为了提升观众对新闻的兴趣,电视台可以制作一些趣味性的短视频和图文报道,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新闻内容,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并增加新闻的传播效果。

(三)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结合

(1)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新闻报道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电视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城市的实时数据,并将其与新闻报道相结合。比如,通过分析交通数据,及时报道路况信息;通过分析气象数据,提前预警天气变化等,这样可以增加新闻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新闻服务

智慧城市中的各种设备、传感器等都可以与新闻报道相结合,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新闻服务。比如,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提供实时的新闻播报,通过智能停车系统提供实时的交通新闻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通过建立属于电视台的官方互联网平台,加强新闻报道的连续性和趣味性,以及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结合,电视台可以有效地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湖南广电成功打造的主旋律微短剧作为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其通过创新探索,将主旋律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可见,在新形势下,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趋势。通过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建立属于电视台的官方互联网平台,加强新闻报道的连续性和趣味性,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结合,电视台可以不断提升新闻的质量和用户体验,适应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岳衡.浅析新形势下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J].记者观察,2018(30):12.

[2] 罗梅艳.浅析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J].科学与财富,2018(24):8.

[3] 赵哲阳.浅析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融合[J].记者观察,2020(2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