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张冬雪 颜天姿
1.身份证号码:1308241995****602X 2.身份证号码:1308281994****441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标准化施工技术应用到公路施工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使公路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还能使公路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延长公路的寿命。
关键词: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引言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属于半刚性材料,整体结构较为稳定,所以常作为公路基层材料使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抗渗水性能与耐用性能尤为突出,水泥实际用量控制在混合料的3%~6%,7d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材料。骨料主要采用级配碎石,具备良好的强度,同时对骨料空隙之间填充胶凝材料,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够显著增强道路的抗压性能。此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之后,可以快速达到凝结状态,初期阶段就具备明显的强度优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强度还会得到提升。
一、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1.1水泥稳定碎石在混合料拌和与运输中的应用
水泥稳定碎石的应用,要经过混合拌料、运输等流程,在拌料过程中要保证水泥、碎石、石屑等配比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要聘请专业检测团队对各类材料进行检验,为混合材料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要保证所检测的样品与施工材料的一致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混合拌和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该阶段工序复杂,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混合料的配置、搅拌均匀性对后续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从经济性、施工效率、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出发,采用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拌料方式,在该项目中,采用的是集中厂拌的方式,该方式具有拌料效率高、材料浪费小等优势,可以为后续的路面施工提供便利。在机械设备选择方面,主要采用600T/h的拌料设备,常见的还有300T/h的机械设备。影响混合料最终搅拌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水泥用量产生的影响最大,用量过大在道路路面施工完成之后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如果用量过小会导致路面整体强度不足,水泥用量控制不合理、不科学会引发二次返工问题,延缓施工工期的同时会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
1.2摊铺碾压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时,需要在施工之前完成摊铺实验。众所周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尤其对于新建道路来说,施工质量、道路承载力受到地理地质环境、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摊铺实验可以检测工程松浦系数和压实度等参数,如果不进行合理化、科学性的实验检测就直接开始施工,可能会出现数据偏差,无法保证道路整体的稳定性和平整性,在市政道路工程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给施工单位造成不利影响。在摊铺实验进行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做好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在实验完成之后如果发现检测系统出现偏差,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调整。除此之外,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也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施工时要选用专业技能、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加强对细节性问题的把控,以保证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要完成施工设备的选择安装和调用。在混合料摊铺过程中要用铲斗保持平行,保证路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与此同时还要使装载机保持30cm的虚铺长度,以便使高程范围得到较好的控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在摊铺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碎石接缝问题,当发生此类问题时要及时处理,避免道路工程出现局部松散的情况,给路基、路面稳固性造成不利影响。
1.3接缝处理
(1)在混凝土的光滑砾石和砂砾之间的界面处选择湿缝,即,在缝边处铺设30~50cm混合物,不翻转,直到将混合物与新铺设的混合物一起碾压。设置原始密封性是为了杜绝前,后,左、右四个立面引发的施工缝质量问题。(2)根据农村产业基础层的基础建设工作经验,路面选择阶梯式基础建设模式。两个挖掘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为50m。处理两个平行表面之间的垂直湿式接缝的方法是:在接缝外围的第一侧上修建50cm宽的道路,不翻身。放置第二块之后,对其进行额外的压实。转动连接器时,应注意先转动几次,并在磨砂表面上选择磨砂原材料进行维护。在强风和高温的条件下,过程的第一部分应覆盖有塑料薄膜,以防止过度挥发。湿测试连接器的水平结构类似于湿测试连接器的垂直结构。它在摊铺前埋藏了30~50cm,没有碾压,并且在下一次铺砌时被碾压[4]。(3)使用垂直和平面连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提前一天铺好的混合物的末端磨成陡峭的斜坡。在铺好后,使用自动切割机用光纤激光在陡峭的尖端切割混合物,使其倾斜,然后再次铺路。另一种是当前一天摊铺完成时,使用与挤压工艺相同的厚度来选择接缝的木材厚度,然后用振动辊挤压整个混合物。除去饮用水的湿缝,弄平新混合物。在放置连接器后,应派遣工作人员清除连接混合物中的大颗粒,并用细微的混合物进行填充,以确保连接器光滑平整
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注重把控压实度
要有效改善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建设质量,首先要充分结合科学控制压实的实际,使水泥混合料含水率达到明确的标准。只有当水泥材料处于最佳湿度的标准间隔时,密封密度才能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水泥是影响混凝比的关键因素,混凝比与路面压力直接相关,使施工部门在工作场所不间断地进行试验,寻找最佳混凝比,从而使材料达到最佳的胶凝状态。此外,搅拌前的含水量和干度可采用振捣器碾压法和重锤法进行测量。必须调整设备,使混合料和含水材料符合实际要求,因为含水量过多会严重影响路面的硬度、裂缝和磨损。含水量过低会导致路面松动。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比例。还需防止阳光在运输过程中进入环境,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含水量。
2.2加强现场监管
施工质量监管应结合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对质量控制目标进行合理细化,然后安排专人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管,动态把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施工中产生的问题,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水稳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认真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监管理念,建立施工质量监管制度,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流程及施工要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解决。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包含的工序复杂、工作内容多,要保证材料采购、混合料搅拌、摊铺、工程养护等阶段的工作质量,才能提高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干扰因素比较多,施工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当发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引发二次返工、材料浪费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宜镁.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6):24-26.
[2]赵英涛.高速公路振动拌和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2(08):98-99.
[3]金子鉴.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2(Z2):203-204.
[4]王利平,张新献,孙宗兴,宋立新,王鹏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2(03):42-44.
[5]杜志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1(3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