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及实施效果分析

作者

凌雁飞

长沙市第九医院病案统计科

【摘要】目的:分析病案统计管理中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降低病案数据录入错误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01-2022.06于本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录入的病案共计1000份应用传统病案管理模式支持;2021.07-2022.01于本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录入的病案共计1000份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比较不同时期病案数据录入错误情况及管理质量。结果: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后,病案数据录入总错误率及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病案管理模式,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在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时,对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及书写方面的评分均是要显著高于传统病案质量管理模式,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病案统计管理中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利于病案管理准确度及质量的提升,可推广。

【关键词】病案统计管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录入;质量;效果

病案信息属于医院诊疗活动记录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水平的优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医院管理的质量。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技术理念不断应用的背景之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病案管理中应用得较为广泛[1]。这类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是存在显著性区别的;特别是在当前,经常会出现病案数据统计失误的问题[2]。笔者为解决这一问题,特进行了研究,分析病案统计管理中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降低病案数据录入错误率的效果。结果可观,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资料

2021.01-2022.06期间应用传统病案质量管理模式,共纳入病案1000份,2021.07-2022.01期间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共纳入病案1000份。

1.2方法

(1)2021.01-2022.06期间应用传统病案管理模式。即为应用人工的方式对病案进行抽查,然后分析管理时病案中所存在的错误情况,并进行总结。例如病历记录时间不足,病案首页错误等相关错误。然后对数据错误的原因予以总结,逐步改进管理模式。

(2)2021.07-2022.01期间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将分别从人员、管理理念、信息技术支持优化这3大角度进行管理:

人员培训方面:每个月在会议室中,让所有病案统计管理人员均加入病案统计管理的培训中来,并做如下:内容的培训包括病案录入要求、注意事项、异常及突发情况的处理、信息系统的利用等相关知识。并进行管理考核,若是考核未通过,则需要再次进行培训,确保参与管理的人员均能精通病案统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内容。

管理理念方面:a、资料收集时的统计控制:在患者入院就诊时,需要让其提供实名的相关文件;所录入的其他信息,如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均需要与患者进行逐一核实,并告知患者院方不会泄露患者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更为放心地填写数据。在病案首页的管理中,则是加入疾病分类这一项内容,并嘱医师在填写病历时,必须严格核查该项填写准确度;对每位患者是否接受手术的情况,相关数据内容重点核查。确认准确后,方可将数据录入库中。b、病案管理工作量化:在接收病历、转接病历的不同环节中,均需要配备与专门的管理人员,并在各个环节做好登记及核查,目的是确保日后出现问题时能够追责到人。在患者出院后,必须由专人将患者的病历信息及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做病历的数据管理;c、病案管理流程统一化:根据病案管理的不同阶段,分别对不同的管理流程进行衔接,以便工作时能够有据可依。在工作时,需要严格参照国际通用的病案管理模式,本次管理中应用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发布的标准化规程进行管理的。d、质量管理意识的优化:在培训中,能够培养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然后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应用标准化管理文件与标准化管理流程,逐步的培养工作人员对病案管理的质量意识水平。在管理时,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水平,需要构建全新的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提升责任心,并将薪酬与工作错误率相互挂钩,利于持续性地提升工作人员在各环节的工作责任度。

信息技术支持优化:由于病案管理内容属于保密性内容。因此,在管理网络上,需应用的是医院的局域网作为支持。医院信息部带头建立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并根据实际病例管理的需求,对管理时所需要应用到的各类硬件、软件需求进行完善。例如从代码的角度,对数据长度及数据格式进行优化;在技术配备上,应从服务器、存储设备、技术平台、数据库及信息安全体系等进行优化。最后为在系统中引入对话框功能及自动报警配备的相关文件,系统对常见问题进行数据筛查等。

1.3观察指标

①数据录入错误情况:统计不同管理模式下病案总错误率及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②病案管理质量:分别按照百分制,分别从对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及书写这6大方面对病案管理的不同领域赋分。

1.4统计学评析

借助SPSS 26.0 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数据存在比对价值。

2、结果

2.1 数据录入错误情况

由表1可得,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后,病案数据录入总错误率及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病案管理模式,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2.2 病案管理质量

由表2可得,在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时,对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及书写方面的评分均是要显著高于传统病案质量管理模式,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3、讨论

病案管理工作一直是医院工作开展时的重中之重[3]。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全面数据质量管理后的病案管理质量更佳。分析这一结果产生原因:管理措施中,强化人员方面的管理,不仅利于建设专业化的病案统计管理队伍,还能够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水平,认识到数据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作用[4]。管理理念的优化中,首先在病案录入时,对其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类型进行了全面核查,并强化医师在病案录入方面的自核查,利于保障病案资料的完全性与整体性特点。同时在管理时制定监督制度对病案管理的整个进程进行实时监督,一方面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信息技术的加持则能够使不同科室的病历能够数据共享,这也可为病案资料的核查提供便利。信息化技术的夹持,可实现病案的统一化及一体化管理水平,最终可提升病案整体的管理质量水平[6-7]。

综上,病案统计管理中应用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从信息技术、人员因素及管理理念方面进行系统化的优化,均可利于病案管理准确度及质量的提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庆华.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探讨[J]. 科学与信息化,2020,2(35):152.

[2] 赵飞.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0,12(50):207.

[3] 李称. 数据质量控制在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运用价值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19,9(10):275.

[4] 王玮.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20(1):70,72.

[5] 王宇.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简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6):175.

[6] 周金凤.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3):190-191.

[7] 劳东兴. 浅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J]. 养生保健指南,2019,9(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