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技术研究

作者

曹旦

南通浙源清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226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人们也逐渐认识了到了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从当前国外、国内分散式的污水生态治理现状入手,对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人工湿地、生态滤池以及厌氧生物等技术,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技术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在农村地区,相关部门也越来越注重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进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就成为了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由于农村与城市相比,其相关配套不完善,导致农村污水治理情况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当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在排水管网整体规划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污水处理所需要的设施也较为匮乏,因此农村地区在进行污水排放、收集和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分散式的污水生态治理现状

(一)国外分散式污水生态治理现状

在国外,分散式生态污水治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应用于农村地区,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丹麦地区已经将污水排放相关问题纳入法律当中,并在污水处理方面制定了相关具体的法律法规,使得当地人们严格依据法律来进行农村生态污水的处理工作。日本对于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制定的污水处理方法使得污水能够被集中的处理。而德国,为了实现对于农村污水净化的处理,更是研发了膜生物净化设备,在农村污水的净化处理方面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大部分国外发达国家都对于农村污水的处理尤为关注,通过采取分散式治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比例更高,据相关统计可知,其占比可以高达60%~80%。

(二)国内分散式污水生态治理现状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环境重视度的逐渐提高,在充分借鉴国外开展分散式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我国对于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也展开了相关深入的研发工作。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们的居住特点都与国外存在差异,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在农村地区中主要采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有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滤池技术以及厌氧生物技术等,以上技术均能够对于农村的污水处理起到显著效果。除此之外,为了让上述分散式处理技术能够更好的被应用,我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为我国后续开展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工作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技术应用分析

(一)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将植物、微生物以及人工介质与土壤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具有人工建造性质的湿地。人工湿地的建成就相当于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污水中的污染物能够与其内部存在的微生物形成一种物理作用或者化学作用,同时,根据植物所特有的的生物作用,能够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人工湿地技术的根本是利用生物学中所具有的循环再生作用,促使污水中污染物质与植物或者微生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一种良性循环,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1]。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较好的改善水环境污染情况,从长远来讲,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对于保护水资源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开展农村污水生态治理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多采用潜流型的人工湿地技术,其对于农村污水处理效果较好。

(二)生态滤池技术

在进行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的工作中,生态滤池技术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蚯蚓生态滤池技术。蚯蚓生态滤池技术顾名思义,主要是由蚯蚓、微生物以及基质等共同组成,形成一种生态池,并以锯末、铁削、稻皮以砂土等材料作为生态池填料。由于蚯蚓在生态池中不断的运动,其消化系统能够对注入滤池的污水和污泥进行初步的分解以及深入的吸收。与此同时,由于蚯蚓能够在填料池中不停的运动,这对于实现生态滤池中的地层土壤翻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加生态滤池与空气中接触面,能够使得空间与生态滤池中所含有的C、N等元素进行充分的结合,并形成C02以及N0等物质,进一步,使得生态滤池中的化学成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所充分利用,最终实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化学成分的终极目标,从而营造更为良好生态环境。

(三)厌氧生物技术

厌氧生物技术作为分散式污水治理技术中的一种,最早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厌氧生物技术也体现了当时对于污泥净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且这种技术多用于对于农村进行分散式污水治理的工作中。厌氧生物技术的主要原理是由于厌氧微生物以及厌氧细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分解,使其中的有机污染物成分彻底转变成无机污染物成分,进行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2]。并且,厌氧生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烟气作为支持,其完全可以在无氧环境中进行。除此之外,厌氧生物工艺技术在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的过重还具有运行成本较低、污水处理量巨大、占地面积较少以及运行安全稳定等优点,在进行农村污水的同时,还能将污泥转化为生产肥料,为农民种植农作物做贡献。

三、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技术发展趋势

(一)制定科学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在当前的农村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废水,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为了营造美丽乡村,需要针对当前存在污废水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治理工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做到对于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治理工作合理规划。针对农村污水排放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具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水平制定科学的技术规范,通过不可侵犯的法律法规对污水排放现象进行控制,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积极创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随着农村生产生活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污水,影响着农村区域整体水体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环境优美度的同时,还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故此,为了有效农村水体质量,需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进行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工作,重点对农村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更新,最大限度上提升水体环境的质量[3]。除此之外,需要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运用分散化的管理模式,对于部分能够可再生的资源以及能源进行合理化利用。

(三)大力建设发展农村有机农业

想要真正的解决问题,还得从根本上寻找突破口,在当前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立足农村所具有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当下农业发展的方向,在农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推行有机农业模式,促使农村农业朝着景观化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实现对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治理工作的生态化治理目标。

结束语:通过文章分析可知,随着我国当前农村农业的不断发展,其产生的污水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中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滤池技术、厌氧生物技术等三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并针对当前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制定科学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积极创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大力建设发展农村有机农业等三方面建议,对于农村农业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海燕,陈葵,戴星照,等。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研究现状及技术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4, 2(33) :176-180.

[2] 吕锡武。可持续发展的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J]. 民主与科学,2018, 174(5) :20-22.

[3]董申伟,梁志宏,李明玉,等,江门潭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工程设计[J].广东化工, 2015, 42 (9) :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