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世界滑雪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作者

年炜

110103197xxxx31518

[摘要] 近年来世界滑雪发展主要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滑雪资源进一步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二是受到举办冬奥会与经济增长的利好影响,我国滑雪产业出现快速发展。三是异地滑雪趋势日趋明显,为一些拥有自然禀赋的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滑雪,体育产业

一、世界滑雪产业发展现状

1、新兴国家滑雪场地建设成效显著

全球的大型滑雪度假地在2015年有2131个,2019年减少至2084个。2021年进一步减少至1945个。这其中,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大型滑雪度假地数量占比从2015年的35%升至2021年的39%;西欧和东欧从12%和13%降至11%;美洲保持不变,维持在。亚太地区从19%降至17%。

虽然全球的大型滑雪度假地数量减少,但滑雪场地总量却有所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一些滑雪新兴国家的滑雪场建设。如中国在2021年滑雪场数量已增至778个,较2015年时的350个增长了122%,成为目前全球滑雪场地最多的国家。此外,俄罗斯的滑雪场从220个增至354个,增幅达到61%,也是滑雪场地数量增长明显的国家之一。同时,一些传统滑雪强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滑雪场地均超过300个。

作为滑雪场地中的高质量类别,大型滑雪度假地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发达国家。

2、滑雪者数量微升

在2015-21年间,全球的滑雪者数量从1.25亿增长1.35亿。其中,亚太地区的滑雪者数量占比从18%增至22%,增长了4个百分点,是全球滑雪者增长最明显的地区;此外,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滑雪者数量占比从15%微增至16%,而西欧、东欧与美洲地区的滑雪者占比均有所下降。目前,西欧、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滑雪者数量占比均超过20%,是滑雪者的主要来源地区。

从滑雪者的来源国看,中国的滑雪者数量从513万增至1305万,增幅达到154%,是全球滑雪者增长最显著的国家。此外,澳大利亚滑雪者增长125%,美国增长84%,也都是滑雪者数量增长明显的国家。目前,滑雪者数量最多的是美国,达到2500万。此外,德国的滑雪者数量达到1460万,日本1141万,也都是滑雪者数量较多的国家。

从滑雪人口占比来看,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的比例最高,超过30%,说明这些国家的滑雪运动已经非常普及。一些人口较多的滑雪强国,如美国和日本,虽然滑雪者数量很多,但滑雪人口占比为8%左右。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滑雪普及程度还有较大差距,滑雪人口占比仅有1%,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3、滑雪活动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目前全球每年的滑雪人次约4亿,近年来没有明显变化。从滑雪人次的地域分布来看,阿尔卑斯山地区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该地区的滑雪人次占比常年稳定在43%,接近全球滑雪人次的一半。此外,美洲地区滑雪人次占比为21%,亚太地区为16%,也是滑雪人次较多的地区。相比而言,西欧和东欧地区滑雪人次各占10%,是滑雪人次较少的地区。

从各国情况看,在2015-21年间,中国每年的滑雪人次从688万增至1786万,增幅达到160%,是全球滑雪人次增长最多的国家。此外,同期俄罗斯的滑雪人次增长159%,增幅也非常显著。目前全球每年滑雪人次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法国和奥地利,滑雪人次超过5000万。瑞士、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中国均超过1000万,也是滑雪人次较多的国家。

二、世界滑雪产业发展趋势

1、资源不均衡发展

近年来全球滑雪产业发展的数据显示,滑雪产业资源的不均衡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主要受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因素影响。

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滑雪运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非常大,同时满足气温、降雪、地形等自然条件的优质滑雪场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少。因此一些优质的滑雪场往往会形成垄断优势,吸引全世界的滑雪者。受自然条件影响,阿尔卑斯山地区在全球滑雪领域早已形成绝对竞争优势。不论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该地区的滑雪服务质量已远超其他地区。近年来,由于人们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交通成本日益降低,导致越来越多的滑雪者更愿意选择到阿尔卑斯山地区滑雪,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滑雪资源向该地区集聚。目前,阿尔卑斯山地区拥有全球37%的高质量滑雪度假地,并汇聚了全球43%的滑雪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滑雪中心。

除自然条件外,经济发展水平对滑雪产业资源的不均衡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经测算发现,2015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滑雪者数量超过9千万,占全球滑雪者总量的比重超过73%。2019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滑雪者数量超过1.08亿,占全球滑雪者总量的比重超过80%。这一方面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拥有更多的滑雪人口,另一方面也表明发达国家的滑雪者占比在不断攀升,滑雪运动资源向发达国家聚集的程度越来越高。

2、中国滑雪产业快速发展

如前文所述,近年来我国滑雪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在滑雪场地数量、滑雪者数量以及滑雪人次等各方面的增幅均位于全球首位。随着滑雪运动的迅速普及,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滑雪市场之一。

我国滑雪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密不可分。2022年冬奥会从两方面促进了我国滑雪运动的发展。一是在硬件方面,我国在北方地区新建了大量滑雪场地。特别是在河北省,新建的滑雪场地从落差、雪质、索道等各方面均需达到冬奥会标准,滑雪场地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进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滑雪者。同时,同样是因为举办冬奥会,滑雪场地与大城市之间的城际交通设施得到改善,为人们从大城市到位于山区的滑雪场地提供了便利。此外,新建滑雪场地周边的住宿、餐饮及娱乐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为滑雪者提供了更好的配套服务。二是在软件方面,冬奥会的举办将滑雪运动知识普及进社区、学校,促进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滑雪运动,从而促使我国滑雪人口不断增加。

虽然同为冬奥会举办国,但各国的滑雪产业发展受冬奥会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如前文所述,自2015年我国申办冬奥会成功至2021年,我国的年滑雪人次已经从688万增至1786万,增幅达到160%。相比而言,韩国于2018年举办平昌冬奥会,但在2011-18年间,韩国的年滑雪人次却从640万减少到430万,降幅超过30%,表明冬奥会的举办对韩国滑雪产业并没有产生积极影响。再如俄罗斯于2014年举办索契冬奥会,在2007-14年间,俄罗斯的年滑雪人次250万增长至600万,增幅达到140%,表明冬奥会的举办对俄罗斯滑雪产业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以上数据表明,举办冬奥会并不一定能够促进举办国滑雪产业的发展。滑雪产业能否借助冬奥会获得发展还有其他原因。从滑雪运动的参与度看,2015年我国的滑雪人口占比仅有0.4%,占比远低于滑雪产业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举办冬奥会就非常有利于在我国普及滑雪运动,促进滑雪运动的快速发展。与此类似,俄罗斯的滑雪人口占比也偏低,即便在索契冬奥会之后的2015年,滑雪人口占比也仅有2.5%。相比而言,韩国的滑雪人口占比要高得多,在平昌冬奥会前的2015年滑雪人口占比已经达到6%,说明在冬奥会前韩国的滑雪运动已经比较普及。比较这三个国家的滑雪人口占比数据,似乎可以表明,冬奥会对滑雪运动普及度低的国家具有更明显的影响,更能够推动这些举办国滑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除了冬奥会的影响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滑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滑雪运动的装备、场地与培训成本更高,而且还进一步衍生出食宿、交通等方面的费用。这些不仅要求滑雪者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而且要求政府部门也要具有一定财政实力以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从我国的情况看,在2015-21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68.6万亿元增至113.3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9922元增至80976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966元增至35128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5712元增至24100元。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政府部门的财力也不断增长,为滑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异地滑雪趋势日趋明显

近年来滑雪者到异地滑雪的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一些滑雪资源相对欠缺的地区,滑雪者流出现象愈发明显。如2015年英国的本地滑雪者超过600万,但年滑雪人次却不足25万,前者是后者的25倍之多。到2019年时这一比例进一步增至近40倍,表明英国正在有越来越多的滑雪者离开本地赴异地滑雪。另一方面,在一些滑雪资源相对发达的地区,滑雪者流入现象愈发明显。如欧洲小国安道尔因良好的雪质和雪道落差长期享誉滑雪圈。2015年安道尔的本地滑雪者不足2万人,但年滑雪人次却超过210万,后者是前者的128倍之多。到2019年时这一比例进一步增至163倍,表明到安道尔滑雪的外国滑雪者数量正在不断增长。

异地滑雪趋势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滑雪资源的不均衡发展。一些具备自然禀赋的地区在气温、地形、雪质等方面具有无法超越的竞争优势,成为滑雪者不可替代的滑雪场地。第二个原因是随着滑雪者消费能力增强,跨地域交通成本越来越低廉,为滑雪者到异地滑雪提供了更多便利。

异地滑雪者的增多给滑雪者流入地的滑雪产业带来巨大商机。一方面,有别于其他体育产业,滑雪产业消费规模较大,不仅包括装备、培训消费,而且还包括效应的食宿、交通消费。这些可以为滑雪者流入地的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滑雪者流入地自然禀赋形成的天然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外来消费者,使这些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不再单纯依赖于本地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从而转变了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借助外来消费者实现体育产业的持续增长。当然这种发展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会受到外来消费者所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一些不可抗力,对该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在我国异地滑雪的发展趋势也日趋明显。河北省利用举办2022年冬奥会契机,充分发挥自身自然禀赋,大力建设滑雪场地,发展滑雪体育产业,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各地的滑雪者。在2015-2019年间,河北省年滑雪人次从85万增至243万,增幅超过180%,滑雪人次已由各省市第4位跃居首位。同期河北省滑雪场地数量从40个增至61个,在国内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凭借场地多、质量好的优势,河北省的滑雪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滑雪者,特别是中、高级的专业滑雪爱好者,进而加速了本地区滑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滑雪产业的兴起尤其促进了河北省体育培训与教育业的发展,该行业人均增加值已明显超过上海、北京及其他体育产业强省。河北省的体育产业也由此受益,2019年河北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1.5%,体育产业名副其实地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Laurent Vanat. 2022 International Report on Snow & Mountain Tourism[R],2022年4月

[2] 伍斌.2021-2022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R],2022年7月

作者简介:

年炜(1971-),男,北京市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奥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