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古典精神 哪去寻找
吴青
新疆艺术学院 邮编:830023
2023年4月28日,作为新疆首个入围“荷花奖”古典舞终评的作品《铅华·满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第三场的舞台,此作品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新疆舞蹈家协会、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由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张鹏、李梦雨创作。经过专家评委打分,中国古典舞《铅华·满壁》荣获佳绩,最终在47件参赛作品中排名第八。
中国古典舞《铅华·满壁》是典型三段式结构,首尾呼应,节奏鲜明、舞台调度丰富,编导依据龟兹壁画上的舞伎形象,提取典型性的舞蹈动态形式,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特征,将龟兹乐舞从壁画搬到舞台上,舞蹈演员对于龟兹乐舞风格性的精准把握,为此作品提供了观赏价值,给全国舞蹈圈内外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中国古典舞《铅华·满壁》的构图多采用“菱格”的形式,在每一个菱格中呈现出龟兹壁画中的形象造型,例如飞天、天宫伎乐、涅槃、动物、山水树木等。“菱格”的形式贯穿始终,例如舞蹈是以定点造型开始,两人一组或者三人一组模仿壁画中的形象造型,这些造型与造型排列有序,构成极具美感的菱形格图。此作品舞蹈动作多以快速旋转、“撼头弄目”与“S”型三道弯为主,基本造型为以头、腰、腿成“S”型曲线,含胸出胯,总体姿态优美典雅,手部姿态丰富,如中指弹指、拇食双接触、拇食双屈指、掌型手等,舞蹈动作刚柔并济,起伏鲜明,韵味无穷,通过这些舞蹈语汇以及造型的切换,构建出了龟兹石窟壁画中的舞伎形象。此作品中演员们的服装造型都是依据龟兹壁画中的色彩精心设计搭配而成。龟兹壁画虽历经千年,但仍能看出壁画多以青绿色为主色调,黑、白、红、蓝、绿是构成壁画的主要色彩。整个壁画空间形成了冷暖均衡的对比,色调显得极其和谐统一。 因此演员们的服装也是以青绿色为主色调,以红、蓝等色为辅。中国古典舞《铅华·满壁》中“铅华”二字有多重含义,在这里笔者认为是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者是文字,又有龟兹乐舞文化底蕴深厚的含义,“铅华”与“满壁”二词中能体会到编导在田野时,被石窟中满壁的壁画深深震撼的同时,又有流失在海外的国宝能够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美好愿景。
中国古典舞《铅华·满壁》的编导张鹏,曾参加国家级课题《龟兹舞蹈的图像表达与教学呈现》,多次前往克孜尔石窟等地进行采风,秉承着古典精神,亲身感受石窟内与乐舞有关的壁画,并且梳理相关龟兹理论、图像文献,运用乐舞图像与民间舞蹈两条线寻迹的方法,用身体动态“追根溯源”,从感性到理性认知后的确立目标和寻找方法,再由理性到感性的反复身体实践,最后将两者结合后多方位立体呈现,最终创作出符合时代与人民审美的佳作!
根据此次“荷花奖”古典舞终评得分情况以及舞蹈圈内外讨论情况得知,对于中国古典舞《铅华·满壁》好评如潮,但是讨论圈里各种声音都有,“这是敦煌舞蹈吗?”“这是民族舞吗?”“民族舞为什么要来参加古典舞的比赛?”等等一些列问题,它是什么舞蹈?哪里的舞蹈?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以上一些列问题能反映出龟兹乐舞舞蹈文化的普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所以笔者不禁反问自己,何为古典精神?哪去寻找?从建国初到文革时期,这个时候是带着任务去创建古典舞;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陆续出现了身韵、敦煌、汉唐等;20世纪末到2010年左右,此时汉唐、敦煌、身韵、昆舞等众说纷纭;2010年至今,慢慢的我们追求一体多元,在古典舞大的范畴下,各自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当下,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刚落帷幕,各种评论铺天盖地袭来,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古典舞的定义和内涵?笔者认为在众多对于古典舞定义中,相对理性客观的的定义是:“‘中国古典舞’在当代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从中国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的传统舞蹈中提取典型性的舞蹈动态形式,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追随时代精神与人民审美需求,它是在中华文化民族母体之中形成的当代舞蹈的一个种类,表达了当代中国舞蹈工作者们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追求。”古典舞本身就是舞蹈工作者对于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那么我们把作品搬到舞台上,没有编导技法,没有任何现代人的联想,那我们举办舞蹈大赛的意义在哪?所以在此次中国古典舞“荷花奖”终评的展演中,难以看到被定义的古典舞,看到的更多地是在当今时代被构建出具有中国传统属性且多元样式的古典舞,为此感叹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是多么的忐忑,实属不易!但是看了这么多的作品,难免会引起审美疲劳,有的作品会被题材限制,有的作品浮于表面形式,所以不论是“古舞新韵”还是“新舞古韵”舞蹈工作者都要把握好“度”。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精神是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所体现的民族智慧、民族个性、民族的道德风尚和民族的文化品位。中国的古典哲学、文学以及考古的青铜器、陶器、砖画、壁画等都蕴含着先民的文化创造,体现着中华民族宽博、深厚的古典精神。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圆满结束,接下来作为舞蹈工作者的我们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将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传统舞蹈提取典型的舞蹈动态形式,并创造出追随时代精神与人民审美需求的古典舞作品,并且能够把握好古典舞创作的“度”还需要我们踔厉奋发!
参考文献:
[1]张铭. 新时代新疆舞蹈创作的里程碑——评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金奖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1,19(04):16-21.
[2]谢鲤芯. 从两部《春江花月夜》的创作取向谈古典舞的当代发展[J]. 艺术品鉴,2020,(06):321-322.
[3]王泳舸. 释读龟兹壁画形象再现龟兹乐舞姿容[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16(03):9-12.
[4]张书凝. 浅析中国古典舞技巧运用[J]. 艺术品鉴,2016,(07):385.
[5]曹淋淋. 龟兹壁画菱形格图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段兰芳. 史官文化的“求实”精神与中国古典舞蹈的历史化[J]. 大舞台,2011,(11):110-112.
[7]刘阳. 古典舞“身韵”和“身段”的共性与异性[J]. 大众文艺,2011,(13):96-97.
[8]吴梦. 浅谈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文化差异与借鉴吸收[J]. 四川戏剧,2011,(01):119-121.
[9]李凯伟. 论古典舞中舞蹈元素的运用[J]. 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2):128-130.
[10]王栋. 源远流长之中国古典舞[J]. 艺术教育,2007,(11):104-105
作者简介:姓名:吴青(1996年3月15日)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滕州市
民族:汉族
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研究方向:舞蹈历史与文化研究
单位邮编:8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