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探讨
谭茂才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402160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效用,推动计算机教学的高效实施。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还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
现如今,互联网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均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其中,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可通过计算机专业教学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强。对此,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学习提供动力,为后续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在日常授课中,教师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再根据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对应的教学方式。如对较为简单的问题,可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自行查询问题的解决方案,或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则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启发思路[1]。与此同时,学生向教师的提问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授课素材。由此,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够对学习任务进行针对性分析,明确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方式,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全面落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在教师的培养下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Excel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利用Excel函数计算平均数、排序等新知识,许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掌握函数的应用技巧,致使任务驱动法的应用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当从函数的应用原理出发,通过设计探究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对Excel函数应用进行深入探究。由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但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还需参与任务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还能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定教学任务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设定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渗透学习目标、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帮助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使其明确自身需要掌握的任务内容及实践方向,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汇总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就傲视应根据教材章节内容或某一课程主题来确定任务目标,再将学习内容落实到每一环节中,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这也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对重难点知识的攻克,进而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2]。另外,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培养下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独立制作简历,以加强其对Word应用技巧的掌握。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对制作环节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明确每一环节的具体任务,再将该任务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也愈发熟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任务执行能力
为使任务驱动法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教师应注意对学生任务执行能力的培养,提高任务的完成率及完成效果。对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学任务进行探讨,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确定教学任务的解决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操作与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得以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加以指导,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并鼓励其大胆进行创新,表达自身的想法,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对其想象力及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例如,在学习利用PS软件美化图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图片,并进行美化处理。随后再将美化后的图片与原图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由此,学生的实践经验得到丰富,自身的计算机素养也得以显著提升。
四、强化教师引导
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以使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相关问题给学生提供指导,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分析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变化。当学生出现思想偏差或陷入误区的现象时,应及时提供指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高效实施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制作报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问报表的具体应用条件。通过这种方式,计算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愈发紧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得到充分激发。另外,教师还需做好对课后作业的布置,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自身所学,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工作情况及教学进度,对课后任务进行合理设计,以使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任务来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且这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计算机进行拆解,让每位学生都能对计算机的硬件组织结构有全面的了解,并对芯片、主板等关键设施的功能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由此,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有助于自身计算机素养的显著提升。
结束语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对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要点加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应用方案,从而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效用,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高效实施奠定基础。由此,本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合理设定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任务执行能力等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中职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巧英.任务驱动法在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文摘,2022,38(11):16-18.
[2]胡联合.探究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2(11):0143-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