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问题小组”之转变:重建小组文化

作者

严洁

玉环实验初级中学 浙江省台州市 317600

[摘要]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之后,小组内仍然会不断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小组文化建设的不完全。笔者在对问题小组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小组转变的几个步骤。这些步骤的主要出发点为重建小组文化。

[关键词]小组文化  共同愿景  明确分工  小组自信

不论是在班级管理上还是课堂教学上,合作学习小组都有其高效的一面。但随着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立时间增加,笔者逐渐发现学习小组在班级管理应用时会有一些弊端。这些弊端的产生原因是小组文化建设的不完善。

学习小组在建设之初,学生的表现都会很热情,对组的建设也会给予很多的支持。但到了小组建立之后的半个学期,小组之内就会出现很多的分歧,小组长会被小组的问题弄得焦头乱额,组员之间也是各种闷闷不乐,对小组的事情不再关心。笔者所带的班级,有几个小组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笔者在于学生沟通之后,对这几个组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小组文化建设的不完全。如何解决这一困扰呢?笔者采用了如下的策略。

1、共同愿景,建立小组之魂

小组共同愿景是小组之魂。没有了共同愿景,小组只是围在一起学习的分散的个人。共同愿景是合作之本,是每个组员都愿意为小组奋斗的动力源泉。小组的共同愿景在小组建设之初必然要建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员会逐渐忘记,因此要经常在小组内进行提醒。随着小组的建设,小组的共同愿景随着小组境况的不同也会发生转变。因此在小组出现问题时,笔者就对小组的愿景重新提起。首先,笔者让每个组员在本子上写下他理想中的小组并进行发言。原来大家都有共同的小组期盼:小组分工明确,人人都有事干;组长公平公正,组员不互相埋怨;组员齐心协力,不拉小组后退。因为有了共同的愿景,小组内的气氛缓和很多,组员都找到了共同奋斗的人。为什么明明组员的心是一起的,却出现了互不理解的情形呢?关键是小组沟通。

2、明确分工,组织小组秩序

小组的共同愿景建立起来之后,小组需要重新来定组长。原有的组长因为工作和学习压力想要放弃,并且组员对其意见也比较大。既然小组在一起已经有半个学期,互相了解比较多。那么笔者就放手让小组自己选择组长。这样自主选举得到的组长会更有责任感。

接着,在新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关于小组分工的小组会议。很快,他们便制定了合理的分工,使人人有事干,工作量均分。以下是他们制定的分工名单。

3、小组活动,激发小组自信

小组在班级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会大大增强小组的自信,小组的每个组员都会为自己的小组感到骄傲。对于重建的小组,小组的自信尤其重要。班级里举办了一个英语剧表演的活动,笔者引导该组的组长把自己小组的组员安排好,把英语剧排练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该小组的组员排练很认真,表演很成功,小组的气氛非常好,每个人都很兴奋。这时,这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小组文化才建立了起来。

4、人际和谐,构造小组基石

小组文化的建立需要依托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优秀的小组人际关系很融洽,而问题小组的人际关系非常的不好,表现出来的就是互相埋怨。在小组文化建立的过程中,除了采取一些有效地引导策略以外,更多的给予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问题小组的转换,并不在于人员的变动,而在于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将它构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原有的小组重新释放它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冯伟青;创建小组文化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年04期

[2]邓仕民,黄晓辉,熊元红;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