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精准施策 创新突破 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

岳伏平 万月琴

平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单位邮编:753400单位所在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

摘要: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负担,还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必须精准施策和创新突破,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精准施策;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正文: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人力农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农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精准施策、创新突破,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负担,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积极推进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增速较快,但质量有待提升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农机具的普及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例如,农业机械化作业已经覆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多个领域,农机具的使用率逐年提高。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突破,如农机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然而,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潜力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一些地区和农业部门的农机具普及率相对较低,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使用水平还需要加强,有待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提升。

2.区域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农机具的普及率和使用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偏远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机具的普及程度较差。这种区域差异主要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在中西部地区和农业发展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均衡发展。

二、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1.积极进行农机设备的研发、示范与推广

加强对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创新,以提高农机的适应性、智能化和高效性。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可以提供实验场地和资源,为农机企业提供展示和试验的平台,推动农机设备的研发创新。这些基地需要配备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田,以模拟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环境,开展农机设备的试验和验证,促进农机装备的适应性和优化。其次,加大企业对农机研发的投入,鼓励创新和技术突破。政府应提供相关的研发资金和支持,以激励农机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加强农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加快农机设备的升级和改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农机产品。除了研发创新,还需要将先进的农机技术推广给农民,使其能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机设备。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供农机使用的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使农民能够合理、高效地使用农机设备。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农机展示会、培训班和推广活动,向农民展示和宣传先进的农机装备,促进其购买和使用。

2.创新农机化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为了创新农机服务的形式与内容,我们应注重发展农机服务业,以提供全方位、差异化的农机服务。农机合作社可以集中农机设备的供应和管理,提供农机共享的服务平台,从而有助于解决农民个体拥有农机设备的成本和管理难题,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农机服务站可以作为农民获取农机服务的场所,提供便捷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其次,农机服务人员应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的咨询和指导,帮助其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计划,并对农民进行农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正确、高效的使用农机设备。为进一步创新农机服务,要推行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农机服务方案,确保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农机服务,使其具备较强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农机服务和解决方案。

3.实施农机购置精准补贴

农机设备价格较高,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户来说,购买农机设备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实施农机购置精准补贴政策,旨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购置农机设备提供补贴支持,从而降低农民的经济压力,激发其购置农机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其次,农机设备的购置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长期投资,应考虑到成本和效益。通过向农民提供购置补贴,可以刺激其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增加其对农机设备的需求和意愿,从而推动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农机设备也需不断升级和更新。通过制定并实施购置补贴政策,可以引导农民购买更新型、高效能的农机设备,促进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结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负担、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精准施策,进行创新突破,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切实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侯方安,崔敏.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农机市场,2023,(06):58-60.

[2].精准施策  创新突破  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J].江苏农机化,2023,(02):11-12.

[3]刘恒新.全力保障鉴定供给  推进技术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J].农机质量与监督,2022,(12):4-8.

[4]薛杰.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促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J].农机质量与监督,2022,(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