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紧缺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的影响因素分析
余柏颖 钟漪雪 蔡永恒 潘智熙 邹沁雯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40
作者一姓名:余柏颖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2002年10月31日 ;籍贯:广东江门; 民族:汉 ;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无;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要:在全球经济萎缩、生态环境污染、能源紧缺背景下,世界各国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其产销规模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基于此,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合国内外环境引入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等变量对新能源出口欧洲市场的各种影响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专利量、欧洲的一国经济自由度和发电量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有显著影响。我国可以通过优化出口结构、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关键词:能源紧缺;新能源汽车;面板数据模型
1 前 言
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紧缺的首要任务,新能源汽车发展对能源紧缺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发展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T Nakata(2004)。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前20的品牌中,中国企业席位过半。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将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一片广阔的蓝海。
综上所述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萎缩及能源紧缺背景下,面对汽车强国奋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局面,学者们仅仅从核心技术、汽车企业的服务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环境引入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等变量,通过统计分析软件 SPSS,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新能源出口欧洲市场的各种影响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2 传统能源紧缺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现状
中国汽车供应链能力特别是动力电池供应链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产业竞争力提升。伴随着欧盟最严碳排放新规、《巴黎协定》的签署、燃油车禁售时间计划及欧盟对加购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出口增速逐年提高。2018年受到国家紧缩性出口政策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贸易额相较于2017年下降了47.68%。2019-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逐年提升,市场占比逐渐增加。2022年上半年,受到国家积极性政策扶持,燃油价格上升,欧洲出口地对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
3 传统能源紧缺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与说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广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三方面探究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的影响。实证模型设定如下:
3.2 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量作为被解释变量Y,欧洲进口国的发电量、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口规模、碳排放量、经济自由度、充电桩数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专利量和锂电池产量,原油价格及年份作为影响因素即解释变量X。
3.3 实证分析
3.3.1 模型估计结果回归
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时,分别用混合估计、个体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个体和时间双固定效应以及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以对解释变量进行判断和筛选。回归结果表明模型更优,因此本文最终以模型结果作为最终研究结果。
3.3.2 实证结果分析
从模型实证结果来看,解释变量欧洲进口国的发电量()、充电桩数量()、经济自由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专利量()及锂电池产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原油价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这些变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有效且显著的,而欧洲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和碳排放量()不显著。
从模型结果来看,环境因素中,欧洲进口国发电量和原油价格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额呈正相关的效应关系。欧洲进口国的充电桩数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额的影响是负向的。与预期结果相反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阶段,欧洲各国政府未充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正常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增长率大于充电桩的增长率,使得结果呈负相关。从经济因素层面来看,欧洲进口国的经济自由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额呈正相关的效应关系。在技术因素方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专利量和锂电池产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额呈正相关的效应关系。
4 总结与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出口额度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英、德、法、意、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拉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出口规模增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专利量、欧洲各国的经济自由度及其发电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对于欧洲的出口,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优化出口结构,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政府应当制定有效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政策,优化出口结构,给予新能源车企一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第二,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在现有的基础上延长新能源汽车国际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
第三,科学制定海外市场发展战略,实行出口差异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对不同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差异化出口,做好市场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T Nakata.Energy-economic models and the environment[J].Progress in Energy&Combustion Science,2004,30(4):417-475.
[2] Azzeh M , Neagu D , Cowling P I . Fuzz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or software effort estimation.[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