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那利莹

半截塔九年一贯制学校 ,河北承德,068458

作者简介:那利莹(1994-)女,民族:满族,籍贯:河北省承德市,学历:本科,单位:半截塔九年一贯制学校,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将新老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思维的教学,教师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主要矛盾,构建各种数学条件之间的连接点,注重数学问题的表征,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真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根据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影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思维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和特征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数学学科的效率,能使数学学科在数学思维活动中更顺利地实现个体的稳定。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探索,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后,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数学思维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满足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一、小学数学思维的特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思维侧重于具体思维。大多数时候,他们以直觉为导向。在解决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具体的形象事物上,并做出直观的判断。此外,小学生主要依靠以前的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较少。因此,在实践思维中,小学生主要通过感觉和记忆来积累经验。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过程中,只要遇到与自己经验不一致的地方,他们就会用类似的具体思维去解决问题。因此,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是建立在具体思维的基础上的,这使得他们的思维缺乏抽象性和逻辑性。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育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对枯燥的数学教材缺乏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数学学习能力差、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有一定偏差、学生成绩不理想等。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分析问题,认识到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思维能力的类型

一般意义上,数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能力的绝对核心。然而,根据数学知识形式的不同,逻辑思维在数学知识模块的各个部分体现为几种典型的数学思维:一是理清有理数之间关系的程序思维。其次是几何图形认知的空间思维。三是分析数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最后是探索物体运动特性的功能思维。

四、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结合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问题的类型入手,提高问题教学的效率。传统课程以结论式为主,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以开放的方式逐步发展问题和提问方式。在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生活经验来减少答题时的思维困难。随后,在开放性问题中,教师鼓励学生分组深入思考,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多角度理解数学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课程互动的活动性。

(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加强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加强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在思维的基础上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终目的。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旧知识的理解,又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激发他们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长期坚持这样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发展。

(三)用错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思维选择,使学生不盲目迷信权威。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数学问题,先设定时间让学生计算,然后老师会给学生详细的讲解和答题。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观察能力,学生才能识别图形并进行有效的观察。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使静态的物体变成动态的,动态的物体变成静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调节数学教学过程。

(六)加强课外数学材料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所学到的新知识,在课前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实现数学的实用性。在讲授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布置作业,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阅读相关书籍,或者找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感受数学知识的魔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开始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阶段。数学思维是建立在对学科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如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数形结合和实际生活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巩固课堂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最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6):88.

[2]陈宽航.多维度问题引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51.

[3]张春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3):53~54.

[4]刘艳梅.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5):61~62.

[5]秦玉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学周刊,2020,(36):33-34.

[6]赵潇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37):87-88.

[7]李学艺.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9):31~32.

[8]钱志慧.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5):193.

[9]吴磊.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0(3):134.

[10]王兆喜.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学周刊,2020,(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