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途径
周子若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教育阶段各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了落实改革。以小学数学为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要求下,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途径,根据新课程大纲要求分析学生认知思维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了解学生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丰富生动、形象的数学作业,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主动思考,自行总结作业中包含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具体途径;思考探究
引言: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回顾知识点,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强化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深度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应用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是以理论为主的,而作业的完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实践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的拓宽教学内容,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约束,通过丰富的作业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通过完成作业展开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意义
(一)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同样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家庭作业。如此一来,就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知识和作业之间找到一个有力的衔接点,促使其数学素养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作业能够帮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以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一般来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体会到教师布置作业的用心,而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且将结果反馈给学生良好的评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这样一来,对于作业完成好的学生也可以给予一些奖励,对于作业完成状况不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意自己的,只有内心深处受到激励,那么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具体途径
(一)丰富内容,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在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模式中,部分教师一般都会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机械、单一化的作业会导致学生无法保持注意力集中,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而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优化数学作业的内容,强化作业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以《条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可以主动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生活类型的作业,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探究,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整个流程。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就会保持积极主动。而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就可以直接提高起完成作业的效率,进而可以更好的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数学知识。
(二)优化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
现阶段小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但是专注力有限,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很难能够保持注意力。这一点在学生完成作业是同样有所体现,大多数学生在没有教师以及家长的监督时,无法保证完成作业的效率,并且学生的思想状态也是教师不可控制的。在上述情况下,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专注时间,并且对此展开科学合理的估算,基于具体的时间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建立自我控制和约束力。
以《圆柱与圆锥》为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全面分析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预判学生在完成做作业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将《圆柱与圆锥》的其他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将每一堂课,以及《圆柱与圆锥》的每一个知识点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题型较为复杂的题目来说,如果学生每天都能够接触到这些,那么即使刚开始不会做,但是在反复的训练过程后,学生自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再以加减计算专题为例,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联动学生家长,邀请家长自己孩子完成口头形式的作业。过程中,由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完成口头计算,由父母给学生出题,随后学生再给父母出题。这种相互出题的模式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为父母出题的过程中提高逆向思维,强化对数学计算的认知。
(三)健全作业评价方式,提高学习信心
作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将对作业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业反映出学生的能力状况和学习态度。其次,作业的结果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达到要求这种思维方式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不能只以简单的题目对错和两三句评价为主,一定要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或者态度不端正,这样教师为学生给出的评价才会比较精确,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应充分意识到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兴趣的根本。实践阶段,教师应持续深入落实作业设计改革,始终保持创新,以保证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红梅.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思考[J].求知导刊, 2016(9):1.DOI:10.14161/j.cnki.qzdk.2016.49.082.
[2] 石晶.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轻负高效──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DOI:CNKI:SUN:KJXH.0.2015-07-066.
[3] 金绍书.优化作业设计 促进智慧生长-浅谈小学数学随堂作业的设计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6(30):2.
姓名周子若。1990年4月,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工作单位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高中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