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RECP战略: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运用

作者

刘兆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为了更好的应对TPP对于中国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中国政府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态度推动的RECP战略对于我国获得新的亚太战略主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将其视为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一种合理运用及有效深化,并且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首先,RECP战略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是“现实的人”自然性的鲜明体现;其次,“现实的人”社会性的立体解析与主体合力的RECP战略相吻合。

关键词:RECP战略;“现实的人”理论;运用

一、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基本内涵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针对“人”的相关论述并不被马克思所认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充分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建立的“现实的人”理论一方面可以视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前提,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视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条件,其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起点高度统一于其逻辑起点的观点。研究者视角纷呈,表述多样。但综其核心所表达的共识是,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的,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社会观和人学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即所谓“现实的人”就是指所有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生命的个人,他们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同时为满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能动地建设和改变自然和社会。正如让·萨特所说,马克思“研究的中心是具体的人。这种人同时由他的需要、他的生存的条件和他劳动的性质,即他反对的事物和人的斗争性来确定”[让·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林骧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5-16.]。

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将实践性描述为“现实的人”的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需要切实把握的重要原理,进一步构建更为开放自由的市场,让市场内所有与实践活动相关的“现实的人”都能够获得其自身才能有效发挥的机会,从而实现公平而自由的个人发展,进而可以推广到世界市场的环境中,让每一个从事实践活动的国家可以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收获,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也有助于全球化的更好发展。

二、RECP面临的现实挑战

中国政府针对RECP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响应政策。尽管获得了16国的支持,并进入到了谈判进程,也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和艰巨挑战。

第一,在RECP框架内,不同国家及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所遭受的市场风险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特点。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能够利用自贸区的市场优势,进一步对不发达地区的市场造成挤压,这也导致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常常需要面临平衡发达与不发达经济体之间诉求和受益等方面的问题;第二,RECP是否需要与高标准作为最终的目标,针对这一问题,东盟各国纷纷将RECP视为打造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的贸易框架,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RECP在准入门槛上甚至可能不及TPP,但是比5个10+1门槛更高。

三、RECP构建是“现实的人”理论的实践阐释和应用

全球经济市场面临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RCEP始终以构建跨区域、宽领域、高质量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为目标。RCEP的协议国家大部分来自亚洲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这也使得东盟各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有效维护,基本上与“东盟方式”的合作原则相吻合。RCEP被视为是目前全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该传统亚洲地区的贸易壁垒、打造亚洲统一的生产与消费市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亚洲乃至全球其他区域内正开展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RECP战略的有效推进是结合当下“现实的人”为改变中国贸易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这显然是“现实的人”为了寻求立足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一)RECP战略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是“现实的人”自然性的鲜明体现

马克思认为,自然性是“现实的人”的首要特征,即现实的人”首先是具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因此其生命性和需要性是“现实的人”的两个重要属性。“历史上所有的人类首先都必须是具有生命的个体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换言之,能够被称之为“现实的人”的个体首先必须要是由肉体以及相应的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为自然基础的生命体,即“生产出能够满足上述生理需要的资料是“现实的人”所开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这些历史活动都需要每日每时去进行的,也就是说,可以将其视为所有历史的基本条件。。”

由此,无论是中国经济发展还是为经济全球化创造发展良好态势,如何能够让“现实的人”摆脱因为物质缺乏而导致自身生存与发展受到限制的问题是首要问题,所以,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物质的彻底改善。RECP战略的提出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同时还可以为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CEP对于亚洲地区货物、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虽然现阶段全球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逐渐兴起,但是,RCEP利用对亚洲区域内价值链分工关系的有效重构实现了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的有效深化与巩固,这不仅为构建更稳定、互利、合作的全球经济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RCEP与亚洲新规则[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5-11/22/content_2970417.htm,2015-11-22.]还有助于充分发挥出我国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作用。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精髓强调,RECP战略的提出首先需要满足的就是“现实的人”个体生命存续及发展的要求,这也是所有生产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人民是世界人民的重要部分,也是“现实的人”的关键内容,更是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中国人民享有与其他发达国家人民同样的存在权。所以,RECP战略的有效推进是“现实的人”寻求个体生命存续及发展过程中的第一要务。

(二)主体合力的RECP战略是“现实的人”社会性的立体阐析

自然性和精神性是马克思眼中“现实的人”的两个基本属性特征,此外,更为关键的还是将“现实的人”视为具有交往和相互发生关系的社会的人。马克思认为:“不应该将人的本质单纯停留在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层面。更主要的还是应该从现实的角度将其视为所有社会关系的集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生产的进行是建立在他们能够以一定有序方式开展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而出于生产的考虑,社会个体之间势必发生相互的联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的范围内才有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进一步才可能产生生产行为。”

基于上述论述来分析,RECP战略的推行可以视为现阶段“现实的人”为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所选择的一种存在方式,因而RECP战略的主体是世界所有“现实的人”,只是在中国为主体对RECP战略推行过程的上述明确实践活动中,中国以及其他各国为主体的各层次所从事的具体活动及所发挥的功能有所差异而已。

综上所述,RECP战略的提出及有效推进一方面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的思想路线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相吻合,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共产主义学说的丰富与发展,更是利用共产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对于人类经济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